[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裁边、排料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9836.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1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恩来;李福星;王天宇;崔嵩;王永健;朱跃;林相泽;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43/0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裁边、排料的成型模具,凸模两侧的上模座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垫板连接在上模座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圆形裁边圈;所述圆形裁边圈的两侧设置有压边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板材的成型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自动裁边、排料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冲压加工中,板料的冲压与零件的冲裁分多个工艺进行,严重降低了加工效率,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一般冲裁过程结束后,冲裁废料需由人工拿取,既不安全且生产效率较低;冲压过程中板料自由度不受限,严重影响着板料的成形质量,且压边力大小不可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裁边、排料的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料自由度不受限,板料不固定的问题。
一种可自动裁边、排料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顶出弹簧、凹模、顶出杆、顶出件底座、凹模机座、下导柱、凸模、圆形裁边圈、上模座、固定板、垫板、套筒、法兰、压边圈、顶出件和上导柱;
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连接有上导柱和下导柱,所述上导柱滑动连接在下导柱内;
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凹模机座;
所述凹模机座内的下模座上设置有凹模;
所述凹模和凹模机座之间的下模座上设置有顶出件底座;
所述顶出件底座上设置有顶出杆和顶出弹簧;
所述顶出弹簧的上端连接顶出件;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套筒;
所述套筒中安装有法兰;
所述法兰的下端安装有凸模;
所述凸模两侧的上模座上设置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通过垫板连接在上模座上;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圆形裁边圈;
所述圆形裁边圈的两侧设置有压边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边圈上设有微型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压边圈通过导柱二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导柱二套接有压边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二上还套接有螺纹垫圈;
所述螺纹垫圈设置在压边弹簧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二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螺纹垫圈设置在螺母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带有螺纹的弹簧导柱将压边圈与上模座连接,刚性弹簧、垫圈和螺母套在弹簧导柱上,在整个冲压过程中,当压边圈与板料接触时,压边圈与板料之间的的压边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增大的,且可以通过改变螺母的位置进而改变压边力的大小,这样可以将板料牢牢的限定在压边圈和凹模机座之间;冲压过程中,通过压边圈上的微凸起结构可以起到进一步的固定板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板材的成型精度;
(2)冲压完成后,顶出机构可将废料自动顶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随着机床运动滑块的下行,板材成形、裁边一体化完成,减少了繁琐的加工步骤,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9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