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聚光器、车灯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0040.X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9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祝贺;仇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0 | 分类号: | F21S41/20;F21S41/32;F21S41/25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兴;赵东方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光面 车灯 本实用新型 出光部 反射面 聚光器 入光部 车辆照明 轮廓截面 逐渐增大 集成度 出光面 光通道 截止线 喇叭状 凹腔 段差 顺滑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照明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灯聚光器、车灯及车辆,所述车灯聚光器包括顺次设置的入光部(1)、光通道(2)和出光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1)包括至少一个入光本体,所述入光本体包括入光面(104a)和反射面(104b);所述入光面(104a)为顺滑、无段差及无凹腔的平面或曲面;所述反射面(104b)与所述入光面(104a)的周边相连接,其轮廓截面为由所述入光面(104a)向前逐渐增大的喇叭状曲面;所述出光部(3)包括截止线(3a)和出光面(3b)。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可靠性高和集成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聚光器、车灯及车辆,属于车辆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照明技术的发展,聚光器作为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效率高、体积小和结构多样化等优点,在本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申请日为2016年8月17日的中国发明专利CN106439672B公开了一种车灯聚光器,聚光器上设置有聚光结构,其聚光结构为中间设置有凹腔的结构,这种聚光结构在制造时往往需要针对这种凹腔结构做模具抽芯结构,使得模具结构较复杂,尤其是当聚光结构设置有多个且方向多样时,模具结构更复杂,给生产制造带来一定难度,而且,随着模具的使用次数增多,型芯本身产生磨损以及位置产生偏差,使得零件精度也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聚光器,以解决目前车灯聚光器制造复杂,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制造可靠性和集成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聚光器,由透明材料成型,包括顺次设置的入光部、光通道和出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包括至少一个入光本体,所述入光本体包括入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入光面为顺滑、无段差及无凹腔的平面或曲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入光面的周边相连接,其轮廓截面为由所述入光面向前逐渐增大的喇叭状曲面;所述出光部包括截止线和出光面。
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部、光通道和出光部为一体设置,所述光通道后端连接所述入光部,光通道前端连接所述出光部。
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入光本体,各所述入光本体之间在左右方向上依次排开进行分散设置,且在上下方向上并齐设置或具有落差地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部包括七个所述入光本体,分别为第一入光本体、第二入光本体、第三入光本体、第四入光本体、第五入光本体、第六入光本体及第七入光本体,相邻所述入光本体的朝向之间夹有锐角,且左侧的第一入光本体、第二入光本体及第三入光本体的朝向和右侧的第五入光本体、第六入光本体及第七入光本体的朝向相对,均朝向中间的第四入光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截止线设置于所述出光部上所述出光面的上边界处或下边界处。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为平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为半径≥50mm的凹状弧面,且对应所述光通道的中间长度小于两侧长度,即凹状弧面是向光源端凹,中间的光通道处长度最小,两侧光通道长度大。凹状弧面是为了使出光面更好地和透镜进行配合使用,防止透镜投影的像差,能够形成具有清晰边界的光形。
2.设置为凹状弧面是为了使出光面更好地和透镜进行配合使用,防止透镜投影的像差,能够形成具有清晰边界的光形。
进一步地,所述光通道的长度为20mm~70mm,所述车灯聚光器整体的长度为25mm~80mm。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材料为硅胶、PC、PMMA、玻璃或树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灯聚光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0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