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烤火炉的离人自动断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4884.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韵;黄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朋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7 | 分类号: | H01R13/717;H01R13/66;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炉 自动 断电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烤火炉的离人自动断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上设有开关以及多个插孔,插座本体的一侧设有电源延长线,插座本体内部设有微波控制电路板,微波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整流器、稳压器、微波感应器、信号放大器、控制器以及时间继电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人体微波感应插座周围是否有人存在,当有人在感应范围内时,插座自动导通,人离开感应范围一段时间后,插座自动延时断开,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电火炉开启或延时关闭的目的,避免了人离开电火炉后因忘记关闭电火炉而发生火灾,该新型感应灵敏度高、感应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节约了电能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电火炉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烤火炉的离人自动断电插座。
背景技术
电火炉是很多家庭在冬天取暖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取暖器,电火炉的发热量大,取暖效果佳,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取暖过程中,人们往往在电火炉上覆盖一层棉被,以取得更好的取暖效果,但在用电火炉取暖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出门忘记关闭电火炉,而覆盖在电火炉上的棉被又是非常易燃的物品,所以在电火炉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基于以上提出的问题,现市面上提供了一系列能感应人体的感应开关,通过红外线感知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存在,达到控制电火炉开启和关闭的目的,但这样的红外选感应开关存在以下弊端:红外探头需要长期保持清洁,且不能隐蔽安装,受气温、气流、温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感应灵敏度不高,感应范围的面积也较小。
因此,如何更准确和更有效的控制电火炉的开启或关闭成为本技术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烤火炉的离人自动断电插座,能够通过人体微波感应插座四周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存在,当有人在感应范围内时,插座自动导通,人离开感应范围一段时间后,插座自动延时断开,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电火炉开启或延时关闭的目的,避免了人离开电火炉后因忘记关闭电火炉而发生火灾,提高了电火炉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烤火炉的离人自动断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开关以及多个插孔,插座本体的一侧设有电源延长线,插座本体内部设有人体感应控制自动断电模块,人体感应控制自动断电模块包括整流器、稳压器、微波感应器、信号放大器、控制器以及时间继电器,电源延长线的一端连接有插头,电源延长线的另一端通过开关与整流器输入端电极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电极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为微波感应器、信号放大器、控制器提供工作电压,微波感应器与信号放大器电极连接,信号放大器与控制器电极连接,控制器与时间继电器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插孔包括至少一个三孔插孔和至少一个双孔插孔。
进一步的,插座本体采用阻燃PP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控制器为单片机或固化的微波控制专用芯片。
进一步的,电源延长线的长度为1.5米~2米。
进一步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断开时长为3分钟~5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微波感应器感应到插座周围附近是否有人,微波感具有灵敏度高、感应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相比传统的红外感应而言,加强了插座的感应效果,当微波感应器感应范围内有人时,插座自动导通,人离开感应范围一段时间后,插座自动延时断开,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电火炉开启或延时关闭的目的,避免了人离开电火炉后因忘记关闭电火炉而发生火灾,节约电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电火炉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朋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朋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4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