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药车间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5361.9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3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康;滕宁杰;范定璞;王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药 车间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药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连接车间废气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塔进气口的主进气管道,主进气管道上连接有抽风机,第一活性炭吸附塔的排放口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贮槽,主进气管道位通过三通阀连接有支进气管道,支进气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活性炭吸附塔,连接管道上连接有分层槽桶,分层槽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放管,分层槽桶内腔设置有围绕于排放管的隔板,排放管与制药厂的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处理不会影响车间的正常工作且能降低后期的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药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小,其大部分物质最终成为废弃物,从而污染水体和大气。在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种类繁杂,污染危害严重。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制药废气,该废气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产生的制药废气对于环境产生污染;第二是排出的制药废气对于车间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
现有制药厂的废气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抽风机、活性炭吸附塔、冷凝器以及贮槽,抽风机、活性炭吸附塔、冷凝器、贮槽四者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抽风机将车间内的废气输送进活性炭吸附塔,通过活性炭吸附塔对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后排出。当活性炭吸附满时,要对活性炭吸附塔内的活性炭进行解吸,而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在解吸过程中,整个废气处理系统需要停止对于废气的处理工作,然后启动活性炭吸附塔内的加热装置,将附着于活性炭上的废物通过高温蒸发,蒸发后的废物经过冷凝器的冷凝后输送至贮槽进行存储,然后将贮槽内的废物交给专门的环保公司进行环保化处理。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当废气处理系统处于解吸状态时,无法对车间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这样就会影响到车间的正常作业;2、位于贮槽内的废物包含少量的污物与大量污液,大量的污液极大地增加了废物的处理量,使得后期付给环保公司处理的成本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背景技术问题的制药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药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连接车间废气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塔进气口的主进气管道,所述主进气管道上连接有抽风机,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塔的排放口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贮槽,所述主进气管道位于抽风机与第一活性炭吸附塔之间的位置通过三通阀连接有支进气管道,所述支进气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活性炭吸附塔,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塔的排放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连接管道上连接有分层槽桶,所述分层槽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穿设进分层槽桶内腔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上端向上延伸且高度高低于分层槽桶的开口,所述分层槽桶内腔设置有围绕于排放管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高于排放管的上端、下端与分层槽桶的底部形成有流通间隙,所述隔板的内周壁与排放管之间、外周壁与分层槽桶的内壁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排放管与制药厂的污水处理系统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活性炭吸附塔配合第二活性炭吸附塔工作的方式,使得当其中一个活性炭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另一个活性炭吸附塔可正常对车间产生废气进行处理,使得活性炭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不会影响到车间的正常作业,通过三通阀用于切换第一活性炭吸附塔与第二活性炭吸附塔的工作状态。经过冷凝器的废物通过分层槽桶侧壁传输进分层槽桶内腔,而传输进分层槽桶内腔的废物在隔板的阻隔下使其不会与排放管的上端发生直接接触。废物在分层槽桶内沉淀分层,而废物内的污液则会通过流通间隙慢慢升至高于排放管的上端口,最后通过排放管传输进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而污物则传输进贮槽进行存储,这样在相同的周期下极大地减少了废物的后期处理量,从而降低了付给环保公司的后期处理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贮槽上连接有压滤机,所述压滤机的液体排放口与制药厂的污水处理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5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