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6365.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08 |
代理公司: | 35221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3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密封槽 极柱 密封圈 防泄漏结构 铅酸电池 积液盒 穿入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电解液溢出 圆环状结构 凹槽槽壁 凹槽内部 表面开设 垂直向下 顶端表面 固定粘接 紧密贴合 空心方形 外界污染 电解液 连接管 密封盖 内圆槽 上盖壁 上密封 槽顶 漏液 内圆 通孔 液口 溢出 密封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包括壳体、上盖和极柱,所述壳体上密封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用于极柱穿入的密封槽,且上盖的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凹槽,所述密封槽呈空心的圆环状结构,且密封槽的内圆与上盖相连通,并且密封槽的内圆槽壁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极柱的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凹槽槽底处的上盖壁体设置有加液口,且凹槽槽顶处密封有密封盖,并且凹槽内部设置有空心方形体状的积液盒,所述积液盒面向凹槽槽壁的两侧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管穿入的通孔。该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在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可以将溢出的电解液收集起来,避免电解液溢出到外界污染端子,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铅酸蓄电池在端子处多采用螺旋压紧环和密封圈套紧极柱,来防止电池漏夜,但密封圈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老化,进而其自身密封效果变差,这样就会存在漏液的情况发生,对电池造成不良影响,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密封圈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老化,进而其自身密封效果变差,这样就会存在漏液的情况发生,对电池造成不良影响,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包括壳体、上盖和极柱,所述壳体上密封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用于极柱穿入的密封槽,且上盖的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凹槽,所述密封槽呈空心的圆环状结构,且密封槽的内圆与上盖相连通,并且密封槽的内圆槽壁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极柱的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凹槽槽底处的上盖壁体设置有加液口,且凹槽槽顶处密封有密封盖,并且凹槽内部设置有空心方形体状的积液盒,所述积液盒面向凹槽槽壁的两侧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管穿入的通孔,且积液盒上形成有用于加液口穿入的圆柱空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孔槽内部,且连接管通过孔槽与密封槽相连通,所述孔槽开设于凹槽槽壁处的上盖壁体上,所述圆柱空腔腔壁处积液盒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固定环,所述加液口底端与上盖相连通,且加液口与上盖注塑一体成型,并且加液口顶端与密封盖帽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与上盖之间为密封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整体呈倾斜状结构,且密封槽内圆上的密封圈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空心的方形体结构,且其顶端表面与上盖之间相连通,且面向孔槽的积液盒一侧与凹槽槽壁之间间距为3c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与通孔内径一致,且连接管延伸至孔槽的一端与孔槽槽壁之间为螺纹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呈圆环状结构,且固定环、积液盒和连接管均为 ABS塑料材质,并且固定环的内圆径长小于密封盖帽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泄漏结构的铅酸电池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通过密封圈包裹极柱,避免电解液从极柱和上盖之间泄漏出,腐蚀端子,影响电池的正常运行,当密封圈老化与极柱结合面减少时,部分电解液会流入至密封槽内,而密封槽整体呈倾斜状,使得电解液向下流淌,通过孔槽和连接管流入至积液盒内,从而实现对溢出的电解液进行收集,避免电解液溢出对电池造成损坏,本装置在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可以将溢出的电解液收集起来,避免电解液溢出到外界污染端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和极柱正视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和极柱俯视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6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汇流排压紧连接用的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