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循环养虾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6459.6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武杰;曹煜成;文国樑;徐煜;胡晓娟;杨铿;苏浩昌;孙志伟;洪敏娜;徐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储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养虾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养虾池,包括:至少一个池体,池体之间设有连通池体的循环水管,单个池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器,射流器与循环水管相连通;循环水泵,循环水泵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与进水端相连通的进水管伸入池体内,与出水端相连通的出水管与循环水管相连通;以及沉淀桶,沉淀桶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沉淀桶内,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有益效果在于:原有的养殖池体较小,若用来养虾,因为都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不方便管理,而现在至少设有一个池体,且多个池体相互串联,这样可以增大池体的使用面积,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循环养虾池。
背景技术
鲍鱼曾在我国南方各省沿海广泛养殖。近年来,由于鲍鱼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很多养殖场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状态,多数养殖场均不同程度的缩减了养殖规模以避风险,造成了大量的养殖池处于闲置状态。而工厂化养虾却在蓬勃发展,对小型化养殖池需求日益增多,许多养殖户开始探索将闲置旧池改造用来养虾。
原有的鲍鱼养殖池一般是水泥池,多为不超过30平方的长方形或圆角方形池,具有良好的进、排水管道。但是作为对虾养殖池,存在有缺陷,也就是,原有池池体较小,若用来养虾,每口池都需要进行水质和对虾监测,不方便管理;而且原有池养殖鲍鱼是采用流水模式,没有配备相应的增氧系统或设备,例如射流器增氧等,其中中国专利:CN201310444377.1提供了一种快速溶氧的射流器的标准化生产方法,这样的射流器可广泛生产,所以也适应与池塘增氧,如果养殖池缺少这样的增氧设备,那么排放出的水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养殖池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水循环养虾池。
一种水循环养虾池,包括:
至少一个池体,所述池体之间设有连通所述池体的循环水管,单个所述池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器,所述射流器与所述循环水管相连通;
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通的进水管伸入所述池体内,与所述出水端相连通的出水管与所述循环水管相连通;以及
沉淀桶,所述沉淀桶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沉淀桶内,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单个所述池体内设有4个射流器,所述射流器分别设于单个所述池体的四角位置,所述射流器的预定喷射方向均朝向所述池体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数量为3个,所述射流器的数量为12个。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设有3个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管分别伸入所述池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桶的顶部设有安装环,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安装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池体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循环水管的截面圆形尺寸设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原有的养殖池体较小,若用来养虾,因为都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不方便管理,而现在至少设有一个池体,且多个池体相互串联,这样可以增大池体的使用面积,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2、循环水管和射流器的使用可以实现对池体的增氧,有利于虾的存活,也便于管理;
3、设有沉淀桶,且沉淀桶与循环水管相连通,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水体颗粒物过多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6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牡蛎肽用的酶解装置
- 下一篇:杯托盖体的联动机构、杯托以及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