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6763.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6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秦璜;吕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鹏龙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F04B53/16;B01D29/35;B01D29/64;B01D29/9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头,包括外套管和内衬管,内衬管固定设置在外套管内部,在外套管的内壁和内衬管的外壁之间保持间隙,内衬管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排污口,在作为进料口的内衬管一端管口和同端外套管管口之间设有进料口密封挡板,在作为排污口的内衬管一端管口和同端外套管管口之间设有排污口密封挡板,在内衬管的内部设有螺旋刮刀,螺旋刮刀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与气动马达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内衬管的管壁上设有抽吸孔,在外套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的过滤掉含油污泥中的大颗粒杂物,达到安全高效抽吸含油污泥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隔膜泵等抽吸油泥,非常容易堵塞泵,造成抽吸困难并损伤泵,并且在泵堵塞后,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人力清理堵塞物才能继续抽吸,这样会造成抽吸效率低下和人力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头,能够快速高效的过滤掉含油污泥中的大颗粒杂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过滤头,包括外套管和内衬管,内衬管固定设置在外套管内部,在外套管的内壁和内衬管的外壁之间保持间隙,内衬管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排污口,在作为进料口的内衬管一端管口和同端外套管管口之间设有进料口密封挡板,在作为排污口的内衬管一端管口和同端外套管管口之间设有排污口密封挡板,在内衬管的内部设有螺旋刮刀,螺旋刮刀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与气动马达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内衬管的管壁上设有抽吸孔,在外套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在进料口的一端还设有轴固定挡板,轴固定挡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进料口密封挡板上,转动轴穿过轴固定挡板与气动马达连接,气动马达固定在轴固定挡板上。
进一步的,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围绕轴固定挡板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属出料口位于靠近进料口的一端。
进一步的,支撑杆为角钢或圆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孔的数量为80~120个。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刮刀与转动轴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孔的直径小于用于抽吸油泥的隔膜泵的最大允许通过颗粒直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的过滤掉含油污泥中的大颗粒杂物,达到安全高效抽吸含油污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固定挡板支撑杆一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过滤头,包括外套管6和内衬管7,外套管6采用DN250不锈钢管,内衬管7采用DN150不锈钢管,长度皆是800mm,内衬管7固定设置在外套管6内部,在外套管6的内壁和内衬管7的外壁之间保持间隙,内衬管7的一端为进料口3,另一端为排污口9,在作为进料口3的内衬管7一端管口和同端外套管6管口之间设有进料口密封挡板2,在作为排污口9的内衬管7一端管口和同端外套管6管口之间设有排污口密封挡板8,进料口密封挡板2和排污口密封挡板8均采用不锈钢,厚度为3mm。在内衬管7的内部设有螺旋刮刀5,螺旋刮刀5固定在转动轴10上,转动轴10靠近进料口3的一端与气动马达1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内衬管7的管壁上设有抽吸孔4,在外套管6的管壁上设有出料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鹏龙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鹏龙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6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印染网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