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最小流量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6997.5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3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骥;曹立姿;商德建;朱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沃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47/02;F16K47/08 |
代理公司: | 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玉廷 |
地址: | 065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节流 降压装置 密封圈 阀体 阀芯 阀座 降压 最小流量调节阀 阀体上部 阀芯上部 固定设置 降压过程 降压效果 径向连通 密封效果 使用寿命 依次增大 出水口 节流环 进水口 对冲 阀盖 阀杆 流体 气化 下端 申请 配合 体内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最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固定设置在阀体上部的阀盖;所述阀体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本体内的阀座,设置在阀座上的环形节流件,设置在环形节流件内与环形节流件相配合的阀芯,以及设置在阀芯上部的阀杆。本申请设有第一降压装置、第二降压装置和环形节流件,采用多层次逐级降压,大大提高了降压效果和使用寿命;在第一降压装置和第二降压装置降压过程中采用流体对冲降压,大大降低了气化冲蚀的影响;阀座上设有密封圈一,阀芯下端设有与密封圈一相配合的密封圈二,大大提高了阀体的密封效果,同时环形节流件的多个节流环从下向上径向连通槽的直径依次增大,大大提高了阀芯的调节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最小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最小流量调节阀又称锅炉给水泵再循环阀,它安装在给水泵出口处并连接至除氧器,锅炉给水泵把水从除氧器里吸出送往锅炉。为防止给水泵过热以及防止产生汽蚀,给水泵的流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不小于某一个规定的安全流量也就是最小流量,这个最小流量就是由最小流量调节阀来控制的。由于给水泵正常运转的压力是由其是否向外供水决定的,因此给水泵的压力波动很大其压差高达300多公斤以上,这就要求锅炉给水泵最小流量阀必须具有避免闪蒸和防止汽蚀的能力,且由于阀门90%以上的时间都处于关闭状态,在300多公斤的压力差下要求关闭并保证达到长期零泄漏就显得相当困难。现有的锅炉最小流量调节阀其流量控制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采用环流对冲、有的采用多级阀芯节流、有的采用迷宫叠片式调节,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它们都有一定的节流效果,也共存压降效果不彻底、汽蚀严重、噪音量大、振动激烈、漏流量大、寿命短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最小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阀体和固定设置在阀体上部的阀盖;所述阀体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本体内的阀座,设置在阀座上的环形节流件,设置在环形节流件内与环形节流件相配合的阀芯,以及设置在阀芯上部的阀杆;
所述环形节流件包括多个叠合的节流环,所述节流环包括环形盘本体、设置在环形盘本体上的多个同心的环形槽和连通相邻环形槽的多个径向连通槽,所述环形槽截面大小由内向外依次增大,所述同一环形槽上靠近外侧和靠近内侧的径向连通槽交错设置,所述叠合成环形节流件的多个节流环从下向上径向连通槽的直径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下方设有与进水口相连的第一降压装置,所述第一降压装置包括筒体一和设置在筒体一上的多个对称设置的Z形流道,所述Z形流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流道、设置在第一流道下方水平设置的第二流道和连接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下端开口处设有第二降压装置,所述第二降压装置包括筒体二、设置在筒体二下端端封面上的多个竖直流道和设置在筒体二圆周壁上的多个对称设置的水平流道一。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流道一为喇叭形,所述竖直流道为弯折流道,所述竖直流道包括第一竖直流道、第二竖直流道和连接第一竖直流道和第二竖直流道的倾斜流道,所述第二竖直流道设置第一竖直流道的上方,且第二竖直流道的直径大于第一竖直流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上端面开口为倒锥形,且设有密封圈一,所述阀芯下端设有与密封圈一相配合的密封圈二,所述密封圈一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横截面为倒锥形,所述密封圈二上设有多个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沃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固安沃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6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