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7974.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何高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九力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生态 污水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包括隔栅池、调节池、沉砂池、配水池、生态净水单元池、输送管以及排放池;其中,调节池与隔栅池连通,沉砂池与调节池连通,配水池与沉砂池连通,生态净水单元池包括依次从上到下分布的土壤覆盖层、第一通风过水层、第一组合防堵层、生化反应层以及防渗层,输送管一端的输入口连接配水池,另一端的输出口连接生态净水单元池输送水,排放池与排水槽连通,用于储集生态净水单元池排出的净化水。本实用新型的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在土壤覆盖层上种植陆生植物,降低蚊虫滋生,依靠过滤层的过滤以及菌类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从而获得稳定高效的生物反应系统,创造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农村以及城市社区开始对污水进行净化再利用。在现有技术中,管网铺设和大面积占地是净水系统建设中的两大普遍痛点,这两项工作直接导致了投资规模的不确定性,十分容易突破原有的预算投资,也极大影响了农村污水推进进度。另一方面,工艺路线的设计失策,又往往导致后期运维成本大幅增加,“建一个废一个,晒太阳”的现象在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中十分普遍,能持续运行的,稳定达标也十分不易,导致净水效果差的问题。
故需要提供一种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通过隔栅池、调节池、沉砂池以及配水池的合理设置连接进行高效的初步净水,再依靠生态净水单元池的过滤层的过滤以及菌类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从而获得稳定高效的生态净水系统,同时在土壤覆盖层上种植陆生植物,降低蚊虫滋生,创造经济价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净化系统存在成本较大,净水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包括:
隔栅池,用于过滤原水中的粗砂;
调节池,与所述隔栅池连通,用于储集过滤粗砂后的水;
沉砂池,与所述调节池连通,用于沉淀过滤细砂;
配水池,与所述沉砂池连通,用于储集过滤细砂后的水;
多个生态净水单元池,包括依次从上到下分布的土壤覆盖层、第一通风过水层、第一组合防堵层、生化反应层以及防渗层,所述土壤覆盖层用于种植植物,所述第一通过过水层用于截留悬浮物以及通风供氧,所述第一组合防堵层用于截留悬浮物以及通风供氧,所述生化反应层用于通过菌类进行水质净化,所述防渗层用于阻隔净化水渗出至所述生态净水单元池之外,在所述防渗层内设置有排水槽;
输送管,一端的输入口连接所述配水池,另一端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生态净水单元池输送水;以及
排放池,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用于储集所述生态净水单元池排出的净化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通风过水层由砂粒填料以及埋设在所述砂粒填料内的风管组成,所述风管的管口连接至所述生态净水单元池的外部,在所述风管的管壁底部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厚度介于0.35-0.45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过水层内设置有多条延长方向一致的风管,所述第一通风过水层中部区域的风管之间的间距大于两端的风管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组合防堵层由无烟煤和活性炭填料组成,厚度介于0.3-0.4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化反应层厚度介于1.6-2.0m之间,包括上方的好氧菌层以及下方的厌氧菌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组合防堵等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截留悬浮物以及通风供氧第二通风过水层,在所述第二通风过水层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截留悬浮物以及通风供氧第二组合防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九力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九力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7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