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支承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8581.7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牛夕莹;郁顺旺;李宗全;李国强;霍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1/00 | 分类号: | F01D21/00;F01D25/18;F01D25/28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轴承 轴承壳体 轴向轴承 压板 本实用新型 倒车涡轮 损失试验 内腔体 内罩壳 承力 鼓风 固接 机匣 燃气轮机 沿圆周方向 试验数据 供油管 回油管 密封环 外侧壁 支撑环 支承环 均布 油管 试验 | ||
一种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支承环,它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没有专门的支撑环,不便于试验,且试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环、径向轴承、径向轴承压板、内罩壳、承力机匣、轴向轴承压板、轴向轴承、供油管、滑油管、回油管、轴承壳体和多个支柱,轴承壳体的内部设有内腔体,内腔体的前侧通过径向轴承压板固接有径向轴承,内腔体的后侧通过轴向轴承压板固接有轴向轴承,轴承壳体前端的外侧套装有内罩壳,轴承壳体中部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布固接有多个支柱,内罩壳的外侧套装有承力机匣,支柱设置在承力机匣内。本实用新型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支承环。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从诞生之日起,便因功率密度大、反应迅速等特点,受到各国青睐。作为船舶主要动力装置之一的燃气轮机,不能直接倒车是其一大缺陷。目前我国燃气轮机的倒车问题是通过变距桨实现的。虽然变距桨使用的是常规齿轮箱,并能提供平衡的推力控制,但它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一些缺点。首先,它传递功率有一定的上限,超过这一功率后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其次,与大功率燃气轮机匹配的变距桨、轴系和轴承等部件的尺寸、重量比常规的定螺距螺旋桨要大得多,而且更加昂贵。与定螺距桨相比水下部件更大的尺寸导致了在全功率下增加10%的船体阻力,在巡航工作下增加6%的阻力,并且变距桨的构造复杂、维修难度大,特别是在大功率燃气轮机上使用将使设计和系统更加复杂。可倒车燃气轮机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即燃气轮机同时具有正、反转的能力,倒车功率由燃气轮机直接提供。
而燃气轮机的倒车功能是通过可倒车涡轮实现的,这种涡轮的动叶片由双层叶片组成,内层叶片为正车涡轮叶片,外层叶片为倒车涡轮叶片,两层叶片连成一体,通过涡轮盘与轴输出功率。当燃气气流全部流经内层叶片时,正车涡轮叶片工作,此时倒车涡轮叶片反转;当燃气气流全部流经外层叶片时,倒车涡轮叶片工作,此时正车涡轮叶片反转。显然,当机组运行时始终有一层涡轮叶片处于反转状态,特别是机组长期处于正车运行状态,此时,倒车涡轮叶片会引起额外的鼓风损失,降低了机组的使用功率及效率。为此,需要对可倒车涡轮进行鼓风损失进行研究。尽管数值计算技术可以得出鼓风损失的相关数值及规律,但更为准确的试验测量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研究极为少见,人们希望有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且可实现性强的支承环结构,以满足倒车涡轮试验件承力需求,以及倒车涡轮正向和反向旋转试验对滑油的供油及回油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没有专门的支撑环,不便于试验,且试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支承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支承环包括密封环、径向轴承、径向轴承压板、内罩壳、承力机匣、轴向轴承压板、轴向轴承、供油管、滑油管、回油管、轴承壳体和多个支柱,轴承壳体的内部设有内腔体,内腔体的前侧通过径向轴承压板固接有径向轴承,内腔体的后侧通过轴向轴承压板固接有轴向轴承,轴承壳体的前端固接有密封环,轴承壳体前端的外侧套装有内罩壳,轴承壳体中部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布固接有多个支柱,每个支柱分别沿径向方向设置,内罩壳的外侧套装有承力机匣,支柱设置在承力机匣内,支柱的外侧设有端盖,支柱通过端盖与承力机匣固接,端盖的外侧固接有盖板,
其中一个支柱内设有支柱供油通道,支柱供油通道的一端与轴承壳体的内部连通,供油管的一端与支柱供油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
轴承壳体上设有两个轴承滑油通道,径向轴承和轴向轴承的轴承保持架分别与轴承滑油通道的一端连通,滑油管的一端与轴承滑油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滑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8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遮断模块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的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