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0585.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帆;江洪春;董志亮;于强;秦连庆;唐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H01M8/04029;H01M8/04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分配腔 冷却液分配 连接法兰盘 分配腔体 氢气分配 新型燃料 燃料电池发动机 进口 分流管 本实用新型 通用性强 体积小 同侧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包括连接法兰盘、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所述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固定安装在连接法兰盘的同侧;所述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上均设有一个进口和多根分流管;所述连接法兰盘上设置有与分流管数量相对应的开口。该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体积小,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在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研究开发领域中,人们致力于发展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运输工具。在众多的新能源汽车中,燃料电池汽车因其具有零排放、效率高、燃料来源多元化、能源可再生等优势而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方向,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的理想方案。
燃料电池正常进行反应发电,需要氢气与氧气作为燃料,需要设置一套冷却水系统进行温度控制;由于燃料电池本体结构紧凑,在复数电堆情况下更为明显,本体布局上进出燃料管路与冷却液管路较为拥挤,影响氢氧冷却液流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对现有管路结构进行了优化,减小了产品的体积,结构简单,可根据电池堆数量增加相应分流管数量,通用性强。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包括连接法兰盘、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所述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固定安装在连接法兰盘的同侧;所述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上均设有一个进口和多根分流管;所述连接法兰盘上设置有与分流管数量相对应的开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空气分配腔和氢气分配腔相对设置且位于冷却液分配腔和连接法兰盘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空气分配腔上的空气分流管和氢气分配腔上的氢气分流管为L型管,所述冷却液分配腔上的冷却液分流管为直管,所述空气分流管、氢气分流管及冷却液分流管分别与连接法兰盘上对应的开口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却液分流管、空气分流管及氢气分流管从上往下依次交替分布,所述连接法兰盘上的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却液分配腔外壁上均设置有管接头,所述空气分配腔和冷却液分配腔的进口焊接有竹节直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优化了空气分配腔、氢气分配腔及冷却液分配腔三个腔体的位置及连接管路分布,使该分配腔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2、可以根据电池堆的数量对分流管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通用性较强。
3、在冷却液分配腔上预留管接头,用于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又进一步优化了发动机系统相关组件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精简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分配腔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氢气分配腔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液分配腔立体图。
附图标记如下:1-连接法兰盘、2-空气分配腔、3-氢气分配腔、4-冷却液分配腔、5-空气分流管、6-氢气分流管、7-冷却液分流管、8-进口、9-开口、10-管接头、11-竹节直通。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以两组电池堆对应的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为例,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0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燃料电池电堆活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换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