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合式封眼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1223.1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赵薇;蒋莉莉;王琦;贾欢;汪照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封眼贴 | ||
一种开合式封眼贴,包括内罩层、药物吸收层、遮光夹层以及外罩层,于所述内罩层上设置所述外罩层,并在所述内罩层和所述外罩层间设置药物吸收层和遮光夹层,所述药物吸收层位于所述遮光夹层内层,利用外罩层将遮光夹层和药物吸收层固定于眼部位置。该开合式封眼贴采用更适合人眼的形状粘贴于眼部,采用内罩层和外罩层的设置,可以反复掀开查看眼部及瞳孔情况的同时避免撕扯胶带引起皮肤疼痛,且因其与眼睑接触的药物吸收层无粘性,揭除时不会粘连睫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此外,还可通过在开合式封眼贴上设置卡槽,并于卡槽内嵌装磁珠或者中医药物,利用磁珠或者中医药物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增强眼部器官的血流量,以促进眼睑的闭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合式封眼贴。
背景技术
患者由于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甚至完全不能闭眼的情况,并且瞬眼反射消失,失去对眼球的生理保护作用,使得眼睛角膜干燥,容易造成角膜炎,甚至导致失明。
目前对眼睛进行保护的方法是运用PE胶带封眼,先清除干净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在下结膜囊滴入滴眼液,再于角膜处涂眼膏,利用PE胶带将上睑贴合到下睑上,人为地使患者闭合眼睛。该种方式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其缺陷也较为明显,一方面,容易因为封眼操作不规范,导致部分眼球暴露在外,反而增加眼球遭受异物刺激造成损害的危险性;另一方面,该种封眼贴对于眼球的滋润性不够、卫生标准较低,容易引起眼球充血发红、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并发症;此外,PE胶带并不贴合人眼的形状和大小,透气性差,不易撕扯,容易粘到眉毛或睫毛,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或更换PE胶带时,需要反复撕扯PE胶带,既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痛苦。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合式封眼贴,该开合式封眼贴采用更适合人眼的形状粘贴于眼部,采用内罩层和外罩层的设置,可以反复掀开查看眼部及瞳孔情况的同时避免撕扯胶带引起皮肤疼痛,且因其与眼睑接触的药物吸收层无粘性,揭除时不会粘连睫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此外,还可通过在开合式封眼贴上设置卡槽,并于卡槽内嵌装磁珠或者中医药物,利用磁珠或者中医药物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增强眼部器官的血流量,疏通眼周局部的经络,以促进眼睑的闭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合式封眼贴,包括内罩层、药物吸收层、遮光夹层以及外罩层,于所述内罩层上设置所述外罩层,并在所述内罩层和所述外罩层间设置药物吸收层和遮光夹层,所述药物吸收层位于所述遮光夹层内层,利用外罩层将遮光夹层和药物吸收层固定于眼部位置,药物吸收层上可根据需要涂抹相应的药物;
相应的,所述内罩层的外轮廓为梨形,梨形形状一方面可以贴合眼睛的形状,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覆盖眼睛周围的穴位,以便在同穴位对应的位置上安装磁珠或者中医药物;
相应的,所述内罩层上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用于避让眼睛,保证在未取下内罩层的情况下,睁眼动作不受影响;
相应的,所述内罩层和所述外罩层上均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上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可以较长久的保持粘贴层的粘性,撕掉保护层即可进行粘贴;
相应的,所述内罩层和所述外罩层的对接面上对应设置软磁贴,所述外罩层通过所述软磁贴固定于所述内罩层上;
相应的,所述内罩层和所述外罩层包括无纺布胶带;
相应的,于所述内罩层上设置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对应眼部周围穴道排布,所述卡槽内设置磁珠或者中医药物;
相应的,所述药物吸收层包括在无纺布上涂抹药物形成,或者在遮光夹层上涂抹药物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1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全涤面料印染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铁屑收集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