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2712.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德聚氨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具 上模顶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所述模具包括下模、枢接在下模上的上模;该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顶推上模的顶推板、用于带动顶推板升降的链条组件、动力部件;所述链条组件包括主动链轮、枢接在支撑架上的从动链轮、以及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顶推板与链条连接;所述动力部件用于带动主动链轮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其可利用顶推板顶推上模,无需操作人员手动顶推上模,可避免操作人员因手动顶推上模而造成手部被上模砸伤事故,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并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采用转轮,还方便于卡扣的开启、扣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过程中,常通过将料体注入模具的型腔内,以使料体在模具型腔内成型。但在开模时,常需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上模向上顶推,以使上模远离下模,而在合模时,常需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上模向下顶推,以使上模盖合于下模上,但通过人工手动顶推上模,容易出现误操作而造成操作人员手部被上模砸伤的安全事故,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其可利用顶推板顶推上模,从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动顶推上模,可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所述模具包括下模、枢接在下模上的上模;该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顶推上模的顶推板、用于带动顶推板升降的链条组件、动力部件;所述链条组件包括主动链轮、枢接在支撑架上的从动链轮、以及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顶推板与链条连接;所述动力部件用于带动主动链轮转动。
所述链条包括呈弧线状的第一链条段、呈弧线状的第二链条段,所述第一链条段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第二链条段的两端连接。
所述上模上还枢接有用于扣合于下模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上连接有承压杆;该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转轮,所述转轮用于供承压杆抵靠以使卡扣发生转动。
所述转轮位于顶推板的一侧。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第一电机。
所述链条组件包括若干个枢接在支撑架上的从动链轮,链条绕设于该若干个从动链轮上。
所述链条组件设置为两个;所述顶推板与该两链条组件的链条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具的上模顶推装置,其通过采用支撑架、顶推板、链条组件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合理设置链条组件,从而可利用顶推板顶推上模,无需操作人员手动顶推上模,可避免操作人员因手动顶推上模而造成手部被上模砸伤事故,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并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采用转轮,还方便于卡扣的开启、扣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链条组件与顶推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具与输送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内轨道、外轨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0、模具;11、下模;12、上模;13、卡扣;14、承压杆;20、输送装置;21、支撑座;22、第二传动链轮;23、第一传动链轮;24、传动链;25、驱动部件;26、承载座;52、顶推板;53、主动链轮;54、从动链轮;55、链条;56、转轮;91、内轨道;92、外轨道;93、第一滚轮;94、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德聚氨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绿德聚氨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2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宠物玩具的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阻燃复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