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开顶集装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3130.2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7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付瑞荣;朱德安;张伟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5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开顶 集装箱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开顶集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底板与侧壁板的两端头设有前壁板和可开启的后开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可拆连接有顶杆。本实用新型软开顶集装箱结构的工作原理,由于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可拆连接有顶杆,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卸,从而满足了不同的使用要求,且有利于提高软开顶集装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开顶集装箱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集装箱中有种类型是软开顶集装箱,其可方便从上部装卸货物,但目前的软开顶集装箱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使整体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开顶集装箱结构,该软开顶集装箱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软开顶集装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软开顶集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底板与侧壁板的两端头设有前壁板和可开启的后开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可拆连接有顶杆。
进一步的,上述顶杆的两端设有弯折部,所述侧壁板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相对应的插接孔槽。
进一步的,上述插接孔槽由呈凹形状的钢片两端焊接在角钢侧壁面上形成,所述角钢的槽口焊接在侧壁板的上端拐角上。
进一步的,上述侧壁板的上端设有等间距设置的7个插接孔槽和两端插置在插接孔槽内的顶杆,在两侧壁板上端的中部设有衔接梁。
进一步的,上述衔接梁包括方钢和焊接在方钢两端两侧壁上的三角形方钢块,三角形方钢块由条形的方钢切割形成三角形块,三角形方钢块的第一直角面焊接在方钢两端两侧壁,第二直角面与方钢端面平齐,方钢端面和三角形方钢块的第二直角与角钢的侧壁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侧壁板包括第一横梁和设在第一横梁两端部的第一纵梁,两第一纵梁之间设有波形钢板;所述底板包括两个第二横梁和连接在两个第二横梁之间的多片钢板片,所述第二横梁的端部设有用于插接第一纵梁下端部的槽孔。
进一步的,上述可开启的后开门包括四边框架和设在四边框架内的启闭门,所述四边框架的上端固定有边梁,所述边梁包括方钢和焊接固定在方钢壁面的三角形方钢块,三角形方钢块由条形的方钢切割形成三角形块,三角形方钢块的第一直角面焊接在方钢侧壁面上,三角形方钢块的第二直角面焊接在第一横梁侧壁面上。
进一步的,上述边梁后端面焊接固定在四边框架的上部,四边框架的上端两侧部设有凹陷槽,所述第一横梁靠近四边框架的一侧设有缩径的矩形方钢,所述缩径的矩形方钢插置在凹陷槽内。
本实用新型软开顶集装箱结构的工作原理,由于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可拆连接有顶杆,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卸,从而满足了不同的使用要求,且有利于提高软开顶集装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构造示意图;
图3-图7是图2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3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清除锌锅内锌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扩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