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热风烘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3203.8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林;周海军;袁荣;李永辉;卢天齐;陈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3/06;F26B21/0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热风 烘干 系统 | ||
1.一种连续式热风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热风循环腔体以及贯穿于每个所述热风循环腔体内的用于传送物料的输送带(3),多个所述热风循环腔体沿物料行进方向串接;所述热风循环腔体内分别设有呈左右设置的输送腔室和热风循环腔室,所述输送带(3)设置于所述输送腔室内,并将所述输送腔室分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热风循环腔室内设有进风腔室和排风腔室,所述进风腔室和排风腔室之间通过排风装置连接,所述排风腔室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进风腔室通过进风通道与所述上部腔室或下部腔室连通,所述排风腔室内的气流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排入所述下部腔室或上部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风循环腔体(1)、至少一个第二热风循环腔体(2),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体(1)与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体(2)沿物料行进方向呈交替串接;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体(1)内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一输送腔室(11)和第一热风循环腔室(12),所述输送带(3)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腔室(11)内,并将所述第一输送腔室(11)分为第一上部腔室(111)和第一下部腔室(112);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室(12)内设有第一进风腔室(121)和第一排风腔室(122),所述第一进风腔室(121)和第一排风腔室(122)之间通过第一排风装置(123)连接,所述第一排风腔室(122)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124),所述第一进风腔室(121)通过第一进风通道(15)与所述第一上部腔室(111)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腔室(122)内的气流经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4)加热后排入所述第一下部腔室(112);
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体(2)内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二输送腔室(21)和第二热风循环腔室(22),所述输送带(3)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腔室(21)内,并将所述第二输送腔室(21)分为第二上部腔室(211)和第二下部腔室(212);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室(22)内设有第二进风腔室(221)和第二排风腔室(222),所述第二进风腔室(221)和第二排风腔室(222)之间通过第二排风装置(223)连接,所述第二排风腔室(222)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224),所述第二进风腔室(221)通过第二进风通道(25)与所述第二下部腔室(212)连通,所述第二排风腔室(222)内的气流经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24)加热后排入所述第二上部腔室(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体(1)内的所述第一排风腔室(122)位于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室(12)的下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4)设置于所述第一排风腔室(122)与所述第一下部腔室(112)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室(12)的上部所述第一进风腔室(121)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5)与所述第一上部腔室(111)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体(2)内的所述第二排风腔室(222)位于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室(22)的上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24)设置于所述第二排风腔室(222)与所述第二上部腔室(211)之间,位于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室(22)的下部所述第二进风腔室(221)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通道(25)与所述第二下部腔室(2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体(1)内设有第一竖向隔板(13)和第一横向隔板(14),所述第一竖向隔板(13)沿物料传送方向设置,并将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体(1)内的第一上部腔室(111)与第一进风腔室(121)相分隔;所述第一横向隔板(14)将所述第一热风循环腔室(12)分隔为第一进风腔室(121)和第一排风腔室(122);
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体(2)内设有第二竖向隔板(23)和第二横向隔板(24),所述第二竖向隔板(23)沿物料传送方向设置,并将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体(2)内的第二下部腔室(212)与第二进风腔室(221)相分隔;所述第二横向隔板(24)将所述第二热风循环腔室(22)分隔为第二进风腔室(221)和第二排风腔室(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32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