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高流速泄水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4275.4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7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严沁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流速 泄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流量高流速泄水槽结构,包括明槽本体;明槽本体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左边墙和右边墙,第二底板设于第一底板的下方,左边墙和右边墙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连接;明槽本体沿纵向分为前段底坡和后段底坡,前段底坡通过跌坎段与后段底坡连接;第一底板沿纵向设有多个横向伸缩缝,左边墙和右边墙均沿纵向设有多个与第一底板的横向伸缩缝位置对应的竖向伸缩缝;后段底坡设有两个掺气坎段。本实用新型承载能力强,结构稳定,不容易断裂,保证周围居民地和重要设施的安全,由于结构稳定,因此可以承受大流量高流速水流,最大泄流量达4000m3/s,最大流速达50m/s。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流量高流速泄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泄洪道是水库建筑的防洪设备,建在水坝一侧,当水库里的水位超过的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泄洪道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泄洪道一般为槽状结构,水从泄洪道入口进入,然后绕开居民地和重要设施再汇入河流的下游,泄洪道的设计直接影响泄洪流量和流速,以及周围居民地和重要设施的安全,传统的泄洪道由于所流经的地质结构影响,承载能力不够,结构不稳定,容易断裂,从而对周围居民地和重要设施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流速泄水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流量高流速泄水槽结构,包括明槽本体;
所述明槽本体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左边墙和右边墙,第二底板设于第一底板的下方,左边墙和右边墙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连接;
所述明槽本体沿纵向分为前段底坡和后段底坡,前段底坡通过跌坎段与后段底坡连接,前段底坡的坡度i=0.010-0.020,后段底坡B的坡度i=0.4-0.5;
所述第一底板沿纵向设有多个横向伸缩缝,左边墙和右边墙均沿纵向设有多个与第一底板的横向伸缩缝位置对应的竖向伸缩缝;
所述后段底坡设有掺气坎段。
为了解决传统的泄洪道由于所流经的地质结构影响,承载能力不够,结构不稳定,容易断裂,从而对周围居民地和重要设施造成安全隐患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增强承重能力,横向伸缩缝加强了前后板块间的约束,防止出现错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跌坎段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跌坎、水平段和圆弧段,第一跌坎的上端与前段底坡的末端连接,第一跌坎的下端与水平段的纵向一端连接,水平段的纵向另一端与后段底坡的起始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位于水平段的第一底板设有横向伸缩缝。使跌坎段形成有效的空腔,进而使高速水流跨越横向伸缩缝,避免了横向伸缩缝受高速水流冲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掺气坎段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跌坎、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二跌坎的上端与上方的后段底坡连接,第二跌坎的下端与第一直线段的纵向一端连接,第一直线段的纵向另一端与第二直线段的纵向一端连接,第二直线段的纵向另一端与下方的后段底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位于第一直线段的第一底板设有横向伸缩缝。使掺气坎段形成有效的空腔,进而使高速水流跨越横向伸缩缝,避免了横向伸缩缝受高速水流冲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横向伸缩缝设有梯形键槽,梯形键槽内设有梯形键、止水铜片和橡胶止水片,止水铜片和橡胶止水片设于梯形键与梯形键槽之间的缝隙,梯形键槽的槽壁还设有乳化沥青层;
所述竖向伸缩缝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键、止水铜片和橡胶止水片,止水铜片和橡胶止水片设于键与键槽之间的缝隙,键槽的槽壁还设有乳化沥青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4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夹臂
- 下一篇:隔热单边固定纱窗变轨推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