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4686.3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5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郭佳凡;殷春平;田雨;廖峻锋;刘丰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5 | 代理人: | 赖丽娟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飞翼式 飞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飞翼式飞机包括内翼、设置在内翼两侧的外翼、设置在内翼后方的副翼,外翼由前翼肋、中翼肋和后翼肋三段组成,中翼肋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与内翼连接,前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一连接轴,后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二连接轴,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前翼肋绕第一连接轴旋转,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后翼肋绕第二连接轴旋转。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飞翼式飞机在不同条件下气动外形的改变,降低了飞行成本和改善了飞行性能,还为未来的飞翼式飞行器气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线控增稳技术和放宽静稳定性技术逐渐成熟,为飞翼式气动布局的飞机发展提供了条件。飞翼式气动布局有优良的升阻力特性,技术的发展又使其克服了本身控制方面的不足,飞翼式布局已经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气动布局之一,甚至有人提出无尾飞翼布局是无人战斗机的最佳气动布局形式。
国内外不仅诺斯罗普·格鲁门B-2飞翼式隐形战略轰炸机已经得到实际应用,而且针对飞翼式布局航空器的气动特性研究也在不断开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飞行任务综合要求不断提高,飞机能够在剧烈变化的条件下稳定执行多种任务始终保持良好的飞行性能是人们对于飞行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飞翼式飞机发展的一大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旨在发展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通过研究变体飞机设计的实现途径,结合飞翼式布局,提出一种在飞行过程中改变机翼翼型的变体式飞翼飞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所述飞翼式飞机包括内翼、设置在内翼两侧的外翼、设置在内翼后方的副翼,所述外翼由前翼肋、中翼肋和后翼肋三段组成,所述中翼肋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与内翼连接,所述前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一连接轴,所述后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二连接轴,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前翼肋绕第一连接轴旋转,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后翼肋绕第二连接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前支杆和前驱动液压缸,所述前拉杆一端与前翼肋铰接,所述前支杆的一端与中翼肋铰接,所述前驱动液压缸缸筒端与中翼肋铰接,前支杆位于前拉杆和前驱动液压缸之间,前拉杆的另一端、前支杆的另一端和前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后支杆和后驱动液压缸,所述后拉杆一端与后翼肋铰接,所述后支杆的一端与中翼肋铰接,所述后驱动液压缸缸筒端与中翼肋铰接,后支杆位于后拉杆和后驱动液压缸之间,后拉杆的另一端、后支杆的另一端和后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3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基于变体飞机和自适应技术,兼顾飞翼式飞机本身优良的气动特性。不仅实现了飞翼式飞机在不同条件下气动外形的改变,降低了飞行成本和改善了飞行性能,还为未来的飞翼式飞行器气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飞翼式飞机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外翼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外翼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外翼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4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乐场高空旋转座椅
- 下一篇:一种便于服刑人员佩戴的充电防拆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