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桂花茶加工用的粉碎混料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656.X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皎石;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2C18/14;A23F3/34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桂花 工用 粉碎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桂花茶加工用的粉碎混料一体机,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一体机包括支架、混料罐、电机、混料筒、内旋转筒、外旋转筒、搅拌轴和搅拌桨,内旋转筒的内腔与混料筒的内腔相通,内旋转筒与搅拌轴的中空孔之间通过一滤网隔开,混料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条纵向分布的凹槽,各凹槽周向均匀分布在混料筒的内壁上,相邻凹槽之间平滑过渡,内旋转筒上转动连接有与凹槽一一对应的粉碎轴,粉碎轴上设置有位于内旋转筒内的粉碎刀片,内旋转筒相对混料筒旋转时,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的下端,混料筒的内腔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入料管,入料管连接高压气源;电机的输出轴与内旋转筒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桂花茶加工用的粉碎混料一体机。
背景技术
桂花是湖北地区特产,桂花在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缓解牙痛和经闭腹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功效,丝瓜络具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的功效,而且两者混用也不会有副作用,两者都属于湖北地区常见的植物,取材容易、廉价。
但是,桂花具有香浓、腻口等缺点,直接泡水喝不仅因为花粒小而影响口感,而且因为腻口而不能长期饮用。
丝瓜络味淡,且不容易加工成食品。
加工桂花茶时,如果需要保持桂花原味,传统的研磨粉碎方式由于破坏组织结构严重,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桂花茶加工用的粉碎混料一体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采用高效撞击的方式对桂花颗粒进行粉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桂花茶加工用的粉碎混料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本一体机包括支架、混料罐、电机、混料筒、内旋转筒、外旋转筒、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混料筒和混料罐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内旋转筒和外旋转筒固定相连,所述内旋转筒转动连接在混料筒内,所述外旋转筒转动连接在混料筒外,所述外旋转筒与混料筒之间形成回流腔,所述内旋转筒的内腔与混料筒的内腔相通,所述搅拌轴为中空轴,所述内旋转筒与搅拌轴的中空孔之间通过一滤网隔开,所述混料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条纵向分布的凹槽,各凹槽周向均匀分布在混料筒的内壁上,相邻凹槽之间平滑过渡,所述内旋转筒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的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上设置有位于内旋转筒内的粉碎刀片,所述内旋转筒相对混料筒旋转时,所述粉碎轴受到凹槽的限位作用而在粉碎轴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回流腔与混料筒的中部之间通过若干回流孔相通,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的下端,所述混料筒的内腔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连接高压气源;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旋转筒固定相连。
高压气流混合桂花颗粒进入混料筒内,进入内旋转筒,受到粉碎轴轴线方向移动过程中粉碎刀片的作用而被细化,达到细化标准的桂花粉尘从滤网进入搅拌轴,从搅拌轴底部进入混料罐内,由于丝瓜络质轻,附着粉尘较少时处于浮顶状态,桂花粉尘随气泡进入混料罐内,不仅能够增大粉尘与丝瓜络的接触机会,而且能够增大桂花粉尘进入丝瓜络维管的中空结构内的概率。
桂花粉末不溶于水,但是能够在高压下呈悬浊混合液,气泡的内旋转筒和外旋转筒同步旋转,不能够符合滤网过滤要求的桂花颗粒从回流腔从新进入混料筒内,受到气流作用从新进入内旋转筒内,再次受到粉碎刀片的作用而进行二次粉碎。
所述内旋转筒上开设有与粉碎轴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粉碎轴之间螺纹连接。
粉碎轴受到等间距设置凹槽的混料筒内壁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在导向孔内往复运动,且导向孔为螺纹孔,与之相连部位的粉碎轴具有外螺纹,使粉碎轴往复运动过程中呈旋转状,且转动方向随轴向移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针对桂花颗粒这种需要保持其口感、避免研磨对花香纯度的影响、且需要桂花颗粒粒径较小的情况,上述的粉碎方式能够在效率、效果上兼顾。
所述内旋转筒的内腔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带材S型补偿装置
- 下一篇:陆基半埋式旋流循环水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