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U病人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786.3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10 | 分类号: | A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7160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u 病人 护理 辅助 起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CU病人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两个底座和一块垫布,所述的底座的一端均设有立柱,所述的立柱相对的一侧转动设有支撑杆,所述的立柱上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支撑杆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上设有吸盘,所述的立柱上方一侧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和立柱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螺栓,所述的支架上方设有垫块,所述的立柱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内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缠绕连接线,所述的立柱下方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垫布的四个角设有连接环,位于上方的连接环分别连接连接线,位于下方的连接环固定连接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用力小,使用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ICU病人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背景技术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
在对ICU病人进行护理时,给病人起身至少需要二名护理人员配合进行,由于护理人员多为女性,体力有限,给病人起身时很吃力也很不方便,且每次起身都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虽然有些医院已使用电动起身床给那些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进行定时起身,但电动起身床价格昂贵,故不能普及推广使用,因此需要研究一种ICU病人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ICU病人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ICU病人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两个底座和一块垫布,所述的底座分别设置在病床的两侧,所述的垫布平铺在病床的上半部分且垫布长度大于病床一半的长度,所述的底座的一端均设有立柱,所述的立柱相对的一侧转动设有支撑杆,所述的立柱上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支撑杆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上设有吸盘,所述的立柱上方一侧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和立柱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螺栓,所述的支架上方设有垫块,所述的垫块两侧设有绑带,所述的立柱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病床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接杆内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缠绕连接线,所述的转轴一端延伸至连接杆外侧连接手轮,所述的立柱下方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垫布的四个角设有连接环,位于上方的连接环分别连接连接线,位于下方的连接环固定连接固定环。
作为改进,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固定刹车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杆为螺旋杆,所述的支撑杆远离吸盘的一端连接转盘。
作为改进,所述的垫块上设有“U”型的海绵垫。
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架与立柱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中,利用垫布和垫块进行帮助病人进行起身,转动手轮,收紧连接线,即可将垫布的上端抬起,病人的手部可以固定在垫块上,进行辅助支撑,操作简单,用力小,使用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立柱,201、垫布,3、支撑杆,4、通孔,5、安装块,6、吸盘,7、支架, 8、安装孔,9、螺栓,10、垫块,11、绑带,12、连接杆,13、手轮,14、转轴,15、连接线,16、固定环,17、连接环,18、万向轮,19、转盘,20、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石墨散热胶带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具用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