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漱口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902.1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3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斌;王津;彭安堂;吕一豪;郭嘉璇;师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B65D23/00;B65D2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甄伊宁;王忠玮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漱口 水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漱口水瓶,涉及水瓶技术领域;其包括瓶体(1)、设置在瓶体(1)内的隔板(2)和设置在瓶体(1)上的出水单元,所述隔板(2)与瓶体(1)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所述出水单元包括第一出水单元和第二出水单元,所述第一腔室(3‑1)经第一出水单元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二腔室(3‑2)经第二出水单元与外界导通;其通过瓶体、隔板和出水单元等,实现了漱口水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漱口水瓶。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人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罪魁祸首,这种细菌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口、粪-口传播途径,健康人多由于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共同就餐而被传染;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的患者,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也有可能会定植于胃中。因此需要及时清除定植以及进食入口的幽门螺杆菌。
目前,在市面上所见到的漱口水瓶,一个漱口水瓶只能盛放一种液体。使用过程,取出一个漱口水瓶,将其中含中药提取物的药液喷入口中。当口腔内使用过药液后,药液对人体口部会造成刺激,导致使用人员产生非常强烈的不良体验感。如果再携带一瓶用于清洗口腔的漱口水瓶,不但携带麻烦,操作也非常麻烦。如果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不能及时清除口中幽门螺杆菌,不利于辅助药物治疗根治胃内幽门螺杆菌。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漱口水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漱口水瓶,其通过瓶体、隔板和出水单元等,实现了漱口水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瓶体、设置在瓶体内的隔板和设置在瓶体上的出水单元,所述隔板与瓶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出水单元包括第一出水单元和第二出水单元,所述第一腔室经第一出水单元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二腔室经第二出水单元与外界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隔板的形状为S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单元包括设置在瓶体上的第一按压喷头和设置在第一按压喷头上的第一细管,所述第一细管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出水单元包括设置在瓶体上的第二按压喷头和设置在第二按压喷头上的第二细管,所述第二细管位于第二腔室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单元为第一吸管,所述第一吸管的一端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一吸管的另一端位于瓶体外;所述第二出水单元为第二吸管,所述第二吸管的一端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吸管的另一端位于瓶体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瓶身和瓶盖,所述隔板位于瓶身内,所述出水单元设置在瓶盖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瓶盖与瓶身的结合处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瓶盖和瓶身通过卡接结构卡接或者分离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瓶身的瓶口上的卡环和设置在瓶盖上的卡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瓶盖与瓶身的结合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瓶盖和瓶身通过限位结构使得第一出水单元与第一腔室相对应且第二出水单元与第二腔室相对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瓶身的瓶口上的凹槽和设置在瓶盖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起部和凹槽的形状均为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未经石家庄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气体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热解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