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蓄能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979.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蓄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蓄能罐,涉及蓄能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罐体内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隔板组;隔板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错设置;第一隔板的下边沿和罐体的下部内壁之间与第二隔板的上边沿和罐体的上部内壁之间均形成输水间隙;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流板;相邻两个隔板组之间倾斜设置有布水板;布水板的一表面并排开设有第一布水孔和第二布水孔;布水板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匀流板;匀流板的一表面均布开设有匀流孔。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便捷,而且具有良好的蓄能效果,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能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蓄能罐。
背景技术
水蓄能是以水为蓄能介质,利用水温变化时所吸收和释放的显热进行热量(或冷量)的储存。根据使用对象和储存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蓄冷和蓄热,水蓄能技术的核心是如何阻止或抑制不同水温贮存水之间的混合与热交换。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卧式蓄冷罐虽然具有双隔板布水结构,但是因为双隔板之间距离过小且又不具有一定的导流结构,水流在狭缝中的流速非常大,直射进入下一个腔体,易构成死角,释能效率低下。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卧式蓄能罐,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蓄能罐,通过在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均设置一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导流板,并在相邻两个隔板组之间倾斜设置一布水板和一匀流板,匀流板与布水板之间形成∠型结构,可有效地提升了卧式蓄冷罐的放冷效率,避免了双隔板布结构中狭缝空间造成的流体流速增加和死角体积过等状况,实用性较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卧式蓄能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罐体的两端;所述罐体内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装设于罐体的上部内壁;所述第二隔板固定装设于罐体的下部内壁;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边沿和罐体的下部内壁之间与第二隔板的上边沿和罐体的上部内壁之间均形成输水间隙;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均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外表面与罐体的内壁相切合;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组之间倾斜设置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的上边沿与一隔板组的第一隔板的一表面相抵;所述布水板的下边沿与一隔板组的第二隔板的一表面相抵;所述布水板的一表面并排开设有第一布水孔和第二布水孔;所述第一布水孔设置于第二布水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布水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布水孔的直径;所述布水板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匀流板;所述匀流板与布水板之间形成∠型结构;所述匀流板的一表面均布开设有匀流孔;所述匀流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布水孔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布水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相适配的散流板;所述散流板的一表面均布开设有散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相距最远的两个隔板组上均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流板;一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一隔板组的第一隔板的一侧面上;另一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另一隔板组的第二隔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边沿与罐体的内壁相切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均设置一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导流板,并在相邻两个隔板组之间倾斜设置一布水板和一匀流板,匀流板与布水板之间形成∠型结构,可有效地提升了卧式蓄冷罐的放冷效率,避免了双隔板布结构中狭缝空间造成的流体流速增加和死角体积过等状况,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