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型RF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2547.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3/04;H01R13/502;H01R13/658 |
代理公司: | 44316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本体 屏蔽件 插头 金属固定件 插头端子 配合端 多通道传输 同轴线缆 向上延伸 对接墙 板型 包覆 卡扣 种板 焊接 成型 体内 申请 | ||
一种板对板型RF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内的插头端子、位于所述插头本体底部的屏蔽件、将所述插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屏蔽件上的金属固定件及与所述插头端子连接的若干同轴线缆,所述插头本体包括基底部、自所述基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对接墙及形成于所述基底部横向两侧的配合端,所述金属固定件包覆于所述配合端外并通过焊接或卡扣于所述屏蔽件以将所述插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屏蔽件上;本申请RF插头可提供高频多通道传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板对板型RF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商用,5G移动终端对于高频讯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信号通道也有了较多的要求,传统RF高频连接器一般采用单通道的同轴线连接。但是在5G的传输要求中,却要求实现多条传输通道,而采用传统的单传输通道的同轴连接器的话,需要设置多个同轴连接器组,占用空间较大,且对线路布局造成困扰,电路板之间的飞线问题凸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多通道传输的板对板型RF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对板型RF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内的插头端子、位于所述插头本体底部的屏蔽件、将所述插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屏蔽件上的金属固定件及与所述插头端子连接的若干同轴线缆,所述插头本体包括基底部、自所述基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对接墙及形成于所述基底部横向两侧的配合端,所述金属固定件包覆于所述配合端外并通过焊接或卡扣于所述屏蔽件以将所述插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屏蔽件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均包括具备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U形接触部及自所述U形接触部折弯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自所述延伸部延伸形成的接地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间隔设置,每个第二端子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端子之间,所述插头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所述U形接触部的第一、第二接触面分别露出于所述对接墙的两侧面。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底部纵向一侧延伸形成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插头端子的延伸部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屏蔽件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固定的上盖,所述底板包括位于所述插头本体下的前端部及自所述前端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的横向两侧对应所述金属固定件位置处设有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固定件包括穿越所述固定孔并与印刷电路板焊接的插脚,所述金属固定件还包括焊接于所述底板表面上的焊脚。
优选地,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部分向上折弯形成抵挡部,所述抵挡部位于所述基底部的纵向外侧以保护所述基底部。
优选地,所述后端部的横向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一延伸片,所述上盖覆盖于所述后端部上,所述上盖的横向两端向下折弯形成于贴覆于所述第一延伸片外的第二延伸片。
优选地,所述同轴线缆包括中心导体、包覆于所述中心导体外的内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内绝缘层外的编织层及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外绝缘层,所述中心导体焊接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上,所述编织层与所述接地脚均焊接于所述底板的后端部。
优选地,所述金属固定件还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折弯延伸形成的一对纵向包壁及一个横向包壁,所述顶壁、横向包壁及纵向包壁包覆所述配合端的三个面,两个纵向包壁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卡扣凸块或卡扣槽。
本申请板对板型RF插头仅设置一排插头端子,并通过金属固定件将插头本体固定于屏蔽件上;实现良好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2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