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4921.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波;邢凤雷;姚亮;吴慧民;朱广清;武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排气阀,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的顶部且和所述锅体之间限定出烹饪腔,所述锅体和所述锅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锅盖上设有阀安装部,所述阀安装部内设有贯穿其的阀安装孔,所述排气阀设在所述阀安装部上且被构造成当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排气阀导通所述烹饪腔和外部环境,所述排气阀和所述阀安装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靠性高,密封效果好,烹饪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炖锅一般由主锅体、内胆、上盖组成。内胆置于主锅体内,上盖盖合在内胆上口处形成食物容纳腔体。主锅体的发热装置对内胆进行加热,内胆将热量传递至食物。且在上盖上开设有蒸汽孔,在烹饪过程中蒸汽与香气从蒸汽孔排出。同时由于电炖锅的上盖与内胆是可随意分离,且无任何密封装置,所以烹饪过程中的蒸汽与香气也会从上盖与内胆盖合处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靠性高,密封效果好,烹饪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排气阀,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的顶部且和所述锅体之间限定出烹饪腔,所述锅体和所述锅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锅盖上设有阀安装部,所述阀安装部内设有贯穿其的阀安装孔,所述排气阀设在所述阀安装部上且被构造成当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排气阀导通所述烹饪腔和外部环境,所述排气阀和所述阀安装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锅体和锅盖之间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可使得烹饪腔内的热气不容易从锅体和锅盖之间流出,从而有利于烹饪器具对食物的烹饪效果,使得烹饪器具烹饪出的食物更加鲜美。通过设置排气阀,可以打开或封闭阀安装孔,具体地,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排气阀被打开,烹饪腔内的热气可从排气阀排出,可防止烹饪腔内的气压过大而损坏烹饪器具或防止危险隐患,可靠性高。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排气阀可封堵阀安装孔,可防止烹饪腔内的热气流出而影响烹饪器具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和密封翻边,所述密封槽形成在所述锅体上,所述密封槽的顶部敞开,所述密封翻边形成在所述锅盖上,所述密封翻边可容纳在所述密封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锅体的顶部设有围绕所述锅体顶部的周向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水平板、竖直板和止挡筋,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止挡筋围绕所述水平板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止挡筋位于所述竖直板的内部,所述水平板、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止挡筋之间限定出所述密封槽。
可选地,所述止挡筋的高度小于所述竖直板的1/3。
可选地,所述止挡筋的内壁与所述锅体的内壁位于同一弧形面上,所述密封槽的底壁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阀盖和浮球,所述阀体内限定出通气通道,所述阀盖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且封盖所述通气通道,所述浮球设在所述通气通道内且被构造成当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浮球导通所述通气通道。
可选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体上,当所述排气阀设在所述阀安装部内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阀安装孔的内壁止抵。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本体套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阀体之间通过阶梯面配合,所述第一凸起部设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凸起部为环形且由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壁倾斜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4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