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艾灸机器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5786.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熊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江华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 代理人: | 唐海斐 |
地址: | 415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艾灸 机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包括支座、机器手臂机构、艾灸盒和控制盒,所述机器手臂机构的一端安装在支座的顶端,所述艾灸盒与机器手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盒用于控制机器手臂机构,且控制盒固定安装在支座上端的一侧;所述机器手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顶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与艾灸盒连接的第三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盒控制机器手臂机构,进而实现全自动控制艾灸盒移动,使得艾灸盒中的艾灸条实现回旋灸、温和灸和雀啄灸等多种艾灸方式,能够实现快速回复原位,且第一电机设定机械安全防护旋转角度,防止机械手失控伤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艾灸机器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的人体艾灸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移动艾灸,例如: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和隔物灸等等;但是由于人工操作,长时间操作,人手的控制没有那么精准,容易疲劳。尽管现有存在的一些艾灸仪,但一般为只能实现两轴联动,并且通过伸缩气缸来控制艾灸盒来实现上下升降移动,但是却无法实现前后移动,所以不具有回旋灸的艾灸效果,只能实现雀啄灸,无法实现多种艾灸方式,所以在需要使用其他艾灸手法的时候,需要人工移动艾灸仪配合,所以无法做到全自动。此外,现有的专门用于回旋灸的艾灸仪(CN203123004U),是通过电机和齿轮组结构驱动艾灸盒旋转,所以实现回旋灸的,但是这种回旋灸的所需要耗费的艾草就多,便给只能固定位置,无法根据设定的艾灸位置然后自动进行艾灸,智能单独执行一种艾灸方式,功能单一;需要手动调节艾灸盒距离受灸体的距离,无法自动调节。
因此,还有待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艾灸机器手,旨在于解决现有现有艾灸仪不能实现全自动操作,艾灸的方式单一,无法实现三轴联动进行艾灸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包括摆放在艾灸床边的支座、机器手臂机构、用于放置艾灸条的艾灸盒和控制盒,所述机器手臂机构的一端安装在支座上,所述艾灸盒与机器手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盒用于控制机器手臂机构;所述机器手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顶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与艾灸盒连接的第三电机。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还包括安装在艾灸盒上的摄像头,用于拍摄受灸体的受灸区域。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还包括用于测量艾灸盒中艾灸条距离艾灸位置的间距的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盒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用于艾灸的艾条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盒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连接转轴座,通过该转轴座与第一电机的转轴相互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电机的安装座,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座上面,且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L”型连接座,通过该“L”型连接座与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且第三电机的转轴与艾灸盒固定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的全自动艾灸机器手,其中,所述控制盒通过数据线与控制面板连接,该控制面板用于观测摄像头拍摄的照片、显示艾灸盒距离艾灸位置的距离、显示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用户选择艾灸方式和路径,以及用户自己设计艾灸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江华,未经熊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5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