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9025.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1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秦芬娟;何利峰;唐水军;丁永钢;丁莹;唐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中漂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01K11/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染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涉及热能利用领域。该印染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锅炉的顶部安装有热气管,所述热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抽风机。该印染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控制器配合蒸汽管可以将产生的蒸汽输送进涡轮机的内部,并带动涡轮机内部叶轮零件的转动,同时通过转子带动发电机内部与转子同轴同心的零件转动,并通过切割发电机内部的磁场,从而发电,这种利用印染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极大地节省了电能的消耗,同时提升了印染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印染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织物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近几年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对于污染较大的印染行业面临着国家一系列政策限制。2010年国家发布政策,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因此在设备的使用中应该考虑印染余热的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纺织印染行业的加工车间中,操作者对余热的利用不完全,且余热的利用效率偏低,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印染余热,提升印染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成为了这一行业的研究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印染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印染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锅炉的顶部安装有热气管,所述热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侧面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锅炉的顶部设置有余气出口,所述锅炉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顶部安装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一端连接有涡轮机,所述涡轮机的侧面设置有蓄水器,所述蓄水器的侧面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涡轮机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一端设置有发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锅炉的底部中心所成角度为九十度。
作为优选,所述发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位于发电机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锅炉的侧面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涡轮机与发电机通过所述转子互相连接,且所述涡轮机的旋转部件和所述发电机的旋转部件为同心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热气管呈连续的倒S型设置,且所述热气管中间弯折部分位于所述锅炉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进气管连接余热进口,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以热空气的形式导入管中,同时,配合鼓风机、连接管以及抽风机,通过抽风机对气体的抽取和鼓风机对气体的吹入,可以将印染余热高效地抽入热气管的内部,这种导入余热的方式便捷有效,通过鼓风机和抽风机可以将热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进锅炉中,通过锅炉内部的液体与热气管进行热交换,可以将热气管中余热的热量转化为液体的内能,当锅炉内部的液体达到沸腾并产生大量蒸汽后,通过控制器配合蒸汽管可以将产生的蒸汽输送进涡轮机的内部,并带动涡轮机内部叶轮零件的转动,同时通过转子带动发电机内部与转子同轴同心的零件转动,并通过切割发电机内部的磁场,从而发电,这种利用印染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极大地节省了电能的消耗,同时提升了印染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中漂印染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中漂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9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脉冲骨科吸引器
- 下一篇:一种反应塔用粉液反应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