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5025.9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7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罗丹丹;王浩;汪鸿江;刘伟;万鹏;姚坤锋;李刚;杨建福;耿冬梅;胡莲;周衍领;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6 | 分类号: | E01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262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该自动分枕平台包括机架和多个在所述机架上行走的分枕小车,各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其间距的调距机构,每个所述调距机构分别与分枕平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各个分枕小车之间均设置有调距机构,通过调距机构调节各个分枕小车之间的距离,且各个调距机构均通过控制系统单独控制,每个调距机构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可实现单独工作,满足各种不同轨枕间距的需求,施工快,效率高,同时具备连续工作能力,提高了轨排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枕平台。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轨道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由轨撑、扣件、压轨器、道夹板、弹条、铁路道钉等铁路配件紧固。
铁路轨道施工主要包括直铺法、换铺法和轨排法。其中轨排法最为常用,轨排法施工中主要用到的施工设备为分枕平台。分枕平台包括分枕平台主梁、轨道和放置轨枕的分枕小车,轨道设置在分枕平台主梁上,分枕小车为多个,各个分枕小车通过铰链依次连接设置在轨道上。施工前,利用人工配合轨枕吊具将轨枕安装在各个分枕小车上,安装完毕后,牵引处于端部的分枕小车,铰链逐渐打开直至完全张开后,各个分枕小车运动到位后,将轨排安装在轨枕上,再通过专用吊具将轨排和轨枕吊装到工作位,增加工作效率。但是,这种分枕平台的设计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
(1)各个分枕小车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是由铰链完全张开后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确定的,因此,该种分枕平台只能使用在规定轨枕间距的轨排框架上,存在使用的局限性;
(2)施工过程中,当某处的轨排框架的轨枕间距出现变化时,需要重新设置各个分枕小车之间的距离,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包括机架和多个在所述机架上行走的分枕小车,各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其间距的调距机构,每个所述调距机构分别与分枕平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距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调节装置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轨枕小车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改变所述调节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进而改变相邻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调距架构采用电动推杆,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电机,所述调节装置为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
可选的,每个所述分枕小车上均竖直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端,相邻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的调距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上的第一安装座或第二安装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枕小车的两侧,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供所述调距机构穿过的开口。
可选的,所述分枕小车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直设有反抓轮,所述机架的侧面设有辅助板,所述反抓轮在所述辅助板的底面行走。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成匚字状,所述安装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分枕小车的端部,所述安装架的第二端朝向分枕平台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端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反抓轮的反抓轮支架。
可选的,每个所述反抓轮支架上设有两个所述反抓轮。
可选的,所述分枕小车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轨枕位置的定位机构。
可选的,所述调距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枕小车铰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5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