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孔道静电强化相分散的新型气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8358.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0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王军锋;张伟;王贞涛;孙治谦;王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5 | 分类号: | C02F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孔 静电 强化 分散 新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道静电强化相分散的新型气浮装置,包括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内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平板极板和毛细管电极,平板极板接地,毛细管电极连接负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且毛细管电极还连接氧气罐;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连接气浮器,气浮器连接回收储液罐和废水池,氧气从毛细管电极进入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形成大量均匀微气泡,并在电极产生的电场内形成饱和溶气水,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孔道静电强化相分散的新型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水是油气田开发、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量大面广,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水中含油量控制标准持续提高。
污水中的油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四类,其中分散油和乳化油的油滴粒径较小,传统重力沉降除油效率低。此外,污水中通常含有悬浮物颗粒,分离过程中投加絮凝剂后会形成油滴与悬浮物的絮体,密度与水接近,易呈悬浮状态而无法利用密度差进行重力沉降分离。气浮技术可有效解决以上油水分离中的问题。与重力沉降不同,气浮通过向污水中通入气泡,气泡粘附油滴形成密度远小于水的絮体,从而提高油滴的上浮速度,达到强化分离的目的。传统气浮方法主要包括电解气浮、散气气浮和溶气气浮,但电解气浮能耗大、运行费用高,散气气浮形成的气泡尺寸大、分离效果差,溶气气浮气泡产生过程不稳定、尺寸不均匀。如何得到均匀且尺寸较小的气泡是气浮方法处理污水的关键。
电场强化相间分散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利用电场强化多相系统中离散相的分散和混合是减小离散相尺寸,增加相界面面积的有效方法。直流电场作用下的气泡尺寸更为均匀,电场驱动使液气界面附近产生自由电荷,由于自由电荷间的库仑斥力削弱了液气相界面的表面张力,在较高电场强度下,气泡分裂形成大量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尺寸气泡,极大的强化了液气间的相互作用与传质过程。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电场强化产生微小且均匀气泡的新型高效气浮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孔道静电强化相分散的新型气浮装置,能够基于电场强化产生微小且均匀气泡,且对污水进行有效地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孔道静电强化相分散的新型气浮装置,包括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所述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内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平板极板和毛细管电极,所述平板极板接地,所述毛细管电极连接负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且毛细管电极还连接氧气罐;所述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连接气浮器,所述气浮器连接回收储液罐和废水池;
进一步,所述气浮器内设有隔板,将气浮器内部空间划分为接触区和分离区;所述接触区用于微气泡与油滴等杂质的接触、粘附,所述分离区用于处理水与杂质絮体的分离;
进一步,所述平板极板和毛细管电极材质为黄铜,大气泡在毛细管电极两侧发生稳定破碎,生成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尺寸微气泡;
进一步,所述毛细管电极采用多孔道均匀分布,在电场强化相分散作用下生成大量微气泡;
进一步,所述静电强化相分散微气泡发生罐内的液体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所述气浮器采用平流式气浮器,所述平流式气浮器结构较为简单、易安装、造价低、运行维修方便,排渣方式为无能耗的溢渣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8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布袋除尘器的防漏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用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