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下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8832.6 | 申请日: | 201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6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吕垚;李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驰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2 | 分类号: | B65G47/92;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下线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冲压下线工装,包括右主体、左主体和翻转架,所述左主体位于右主体的一侧,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电机,且右主体和左主体的底端一侧均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切换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切换板位于升降机构的一侧,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底端且远离电磁铁的一端均安装有伸缩台,所述右主体底端且靠近伸缩台的一侧固定有电控箱,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套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排列有序,紧凑安装的各个组件间的相互配合,且对称安装有两组加工组件,提高了人员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适合多款车型和产品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冲压下线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配件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其中冲压下线工装过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可以保证工件的质量,避免损坏,便于下一步的操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冲压下线工装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冲压下线工装是单头单边作业,工作效率低,此外,现有的冲压下线工装每个加工工站之间的工件流入取放很困难,会造成此产线工件的滞留,不利于工件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冲压下线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冲压下线工装是单头单边作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冲压下线工装每个加工产线之间的工件流入取放很困难,会造成此产线滞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冲压下线工装,包括右主体、左主体和翻转架,所述左主体位于右主体的一侧,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电机,且右主体和左主体的底端一侧均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切换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切换板位于升降机构的一侧,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底端且远离电磁铁的一端均安装有伸缩台,所述右主体底端且靠近伸缩台的一侧固定有电控箱,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部插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之间通过翻转架对称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一侧对称安装有气爪,且支撑框架远离气爪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铁支架,所述右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套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减速机,且右主体和左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对称连接有连接方管,所述电机、电磁铁和减速机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主体的内侧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共安装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右主体和左主体的外表壁两端均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内表壁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外表壁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主体内侧壁且位于连接方管的下方固定有气控阀箱,所述气控阀箱的外表壁开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列有序、紧凑安装的各个组件间的相互配合,且对称安装有两组加工组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员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适合多款车型和产品切换。
(2)本实用新型在两组加工组件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可以保证工件的正常运转,避免了工件的滞留,保证了工件的正常运送,有利于工件的正常加工。
(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翻转架的配合,可实现支撑框架的旋转,增设了改变角度的功能,增加了应变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板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驰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驰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8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石材幕墙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