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燃料油箱的切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0376.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0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枢融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油箱 切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燃料油箱的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卡合连接至主油箱上端面,切换机构通过供油电磁阀与供油流道、回油电磁阀与回油流道的闭合来控制燃油流向,且切换机构还成型设有供发动机冷却液流通的供液流道与回液流道,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主、副油箱通过切换机构能够择一的供给发动机的运转,切换机构通过电磁阀进行切换油路,电磁阀灵敏便捷,能够避免现有技术当中手动切换不及时、导致油路中断产生气阻的技术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油箱供油系统,具体的是双燃料油箱的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柴油汽车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柴油作为能源,柴油按照凝点分级,可分为多个牌号,每个牌号对应一定的温度范围,在温度范围之内柴油才能正常使用。凝点低的燃油价格相对较贵。
通常在天气寒冷地区需使用凝点较低的燃油、在天气温和地区使用凝点相对较高的燃油,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才不至于结蜡、堵塞管路;如在天气寒冷地区使用高凝点燃油,燃油系统可能结蜡,导致汽车运行无力甚至无法启动。而现有技术当中油路的切换通常采用手动切换阀门来改变供油,若切换不及时,易造成油路中断产生气阻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燃料油箱的切换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当中采用手动切换供油的技术不足,能够实现切换及时,不易造成油路中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双燃料油箱的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固定设置于油箱顶部且与汽车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控制体,所述控制体内部成型设有供油流道与回油流道,在所述控制体侧面固定设有供油接头、回油接头、副供油接头与副回油接头;所述供油流道两端分别与所述供油接头、副供油接头连通,所述回油流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接头、副回油接头连通;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体上端面的两个以上供油电磁阀与两个以上回油电磁阀,所述供油电磁阀将供油流道内燃油导通至主油箱或副油箱,所述回油电磁阀将回油流道内燃油导通至主油箱或副油箱。主、副油箱采用同一套供油系统给发动机输送燃油,若干电磁阀根据系统判断,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动作,响应及时,有效的防止了手动切换燃油可能带来的油路中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油电磁阀包括第一供油阀与第二供油阀,其中第一供油阀导通主油箱供油口,第二供油阀导通供油流道且连通供油辅道,供油辅道连通所述副供油接头;所述回油电磁阀包括第一回油阀与第二回油阀,其中第一回油阀导通主油箱回油口,第二回油阀导通回油流道且连通回油辅道,回油辅道连通所述副回油接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体上、用于检测供油流道内压力的供油压力传感器,且设置在供油电磁阀的下游方向;所述供油电磁阀还包括备用供油阀,所述备用供油阀导通供油流道且连通供油辅道;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体上、用于检测回油流道内压力的回油压力传感器,且设置在回油电磁阀的上游方向;所述回油电磁阀还包括备用回油阀,所述备用回油阀导通回油流道且连通回油辅道。在第一供油阀或第二供油阀工作后,供油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供油流道内是有有足够压力,供油压力传感器检测无压力时将认定第一供油阀或第二供油阀失效,在系统控制下,将打开备用供油阀,保证汽车的正常发动与行驶。同理,回油备用阀亦如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油压力传感器通过供油测压口连通供油流道;所述回油压力传感器通过回油测压口连通回油流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控制体侧面固定设有供液阀与回液接头,在所述控制体内成型设有供发动机冷却液流通的供液流道与回液流道,所述供液冷却阀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所述回液接头与所述回液流道连通,加热管两端与所述供液流道与回液流道连通。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液体介质接入至需要加热的油箱内,在温度较低的区域仍可以使用高凝点燃油,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油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体与上端盖可拆装的固定连接。可拆卸的上端盖能保证若干电磁阀后期的维护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枢融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枢融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0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线路放线设备的快速拆装结构
- 下一篇:智能节能防溢多功能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