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打气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1296.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佳特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29/00 | 分类号: | D06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气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袋打气泡装置,涉及编织袋生产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设有负压筒,负压筒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柱上均转动连接传动辊,所述负压筒的内部中空,且负压筒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孔,所述负压筒的顶端固定连接负压风机,负压风机的输入端与负压筒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筒和负压风机,能够对编织袋内的气泡进行吸引,从而能够主动性的快速去除气泡,通过设置振动电机和振动块能够有效的对除气泡效果进行增益,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编织袋打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现在编织袋生产工业中,编织完成后的编织袋一条很长的扁筒,由于编织的比较紧密,中间会含有很多气体无法释放出来,对后续加工过程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在后续加工中因受到挤压产生破损。
公开号为CN2034517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编织袋打气泡装置,该装置利用尖刺将编织袋戳破,然后再将气体从编织袋中挤压出来,其虽然能够将编制袋中的气体挤出,但是容易将编织袋戳破使之受损,使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袋打气泡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打气泡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设有负压筒,负压筒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柱上均转动连接传动辊,所述负压筒的内部中空,且负压筒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孔,所述负压筒的顶端固定连接负压风机,负压风机的输入端与负压筒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辊与负压筒的下表面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连接振动柱,振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振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块的一侧与负压筒的表面相切,且所述振动块靠近负压筒的一侧开设有波形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辊连接外界驱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筒和负压风机,能够对编织袋内的气泡进行吸引,从而能够主动性的快速去除气泡,通过设置振动电机和振动块能够有效的对除气泡效果进行增益,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编织袋打气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编织袋打气泡装置中负压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编织袋打气泡装置中振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柱;3、顶板;4、负压筒;5、连接架;6、负压风机;7、传动辊;8、压辊;9、第二支撑柱;10、振动电机;11、振动柱;12、振动块;13、负压孔;14、波形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佳特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佳特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1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