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虾去钳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3961.4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甘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虾 去钳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虾去钳头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且顶板和底板四角之间通过立柱固定连接,顶板底面中心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输出活塞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切刀,底板顶面中心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顶端还固定有剪切台,支撑柱上还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上端与剪切台固定连接,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套接在支撑柱下端位置,剪切台两侧均铰接有翻转板,翻转板外端下方位置还铰接有支撑杆,且套筒两侧与其同侧的支撑杆下端之间铰接,底板两侧还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位于同侧的翻转板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的去虾头装置所用的剪叉翻转机构采用电机带动丝杠传动的方式,不仅容易发生事故,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龙虾去钳头装置。
背景技术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部分无螯,腹肢可后天演变成螯。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
对于体型较大的龙虾的去虾钳和虾头的处理往往需要借助大的刀具,或者其他锋利剪切工具才能完成,为了提升处理效率,通常采用半自动化的去钳头装置进行批量的去除操作,例如申请号为“201721783786.4”,名称为“一种面包虾之作用去虾头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去虾头装置,利用气缸带动切刀将虾头切除后,利用底端的电机带动剪叉机构实现台面的翻转,最终实现虾头和虾尾的快速分离,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剪叉翻转机构采用电机带动丝杠传动的方式,这种电动的方式不仅容易发生事故,此外,丝杆实现传动所需时间较长,造成翻转台翻转速度较慢,从而造成使用的不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虾去钳头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去虾头装置所用的剪叉翻转机构采用电机带动丝杠传动的方式,不仅容易发生事故,此外,丝杆实现传动所需时间较长,造成翻转台翻转速度较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龙虾去钳头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且所述顶板和底板四角之间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面中心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所述气缸输出活塞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底板顶面中心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还固定有剪切台,所述剪切台位于切刀的正下方位置,所述支撑柱上还套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剪切台固定连接,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支撑柱下端位置,所述剪切台两侧均铰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外端下方位置还铰接有支撑杆,且所述套筒两侧与其同侧的支撑杆下端之间铰接,当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翻转板处于与剪切台齐平的水平伸展状态,所述底板两侧还放置有收集箱,且所述收集箱位于同侧的翻转板的下方位置。
优选的,沿所述翻转板中部位置的宽度方向上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放置有U型卡爪,且所述U型卡爪底端部分的端面与翻转板顶面齐平,所述U型卡爪底面还固定有与滑槽配合连接的导轨,使得所述U型卡爪能够沿滑槽前后滑动。
优选的,所述翻转板后端还一体成型有能够阻挡U型卡爪前后滑动的限位片。
优选的,所述U型卡爪前端还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套筒前端还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虾去钳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3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暖加厚的针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体育球类物品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