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4929.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辉;辛猛;周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吉凯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机载 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 散热 结构 | ||
1.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整体上呈扁平状,安装在无人机前机身侧面的风道中;该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中的T/R组件沿无人机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阵面框架正反两面的上部;每一T/R组件壳体的外侧面都横向间隔设置有多行散热齿,所述阵面框架同一面所有T/R组件壳体上的散热齿沿该阵面框架长度方向连成一排组成横向的散热通道;且所述阵面框架两端对应其正反两面T/R组件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用于气流从散热齿处经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设置为多行平凸交替的条形矩形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设置在对应T/R组件中发热量最高的功率芯片位置处的壳体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从阵面框架的端面看,完全露出安装后的T/R组件壳体上的散热齿,且所述凹槽的上下位置和长度超过安装后的T/R组件的垂直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面框架由均采用金属板制成的主板、顶板和前后两端板组成,其中,所述顶板设置在主板的顶边上,所述前后两端板设置在该主板的前后两端面上,所述主板、顶板和前端板之间两两相互垂直,且前后两端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面框架的板厚根据天线各极化接口之间的距离确定;且所述阵面框架上用于安装T/R组件的区域的板厚小于该阵面框架上其他区域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面框架正面或背面的T/R组件与该阵面框架之间设置有一层锡箔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包括天线、阵面框架、T/R组件、延时组件、波控电路、功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天线沿阵面框架的长度方向安装在该阵面框架的顶面,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所述T/R组件通过射频连接器与天线连接,用于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天线信号;所述延时组件位于T/R组件下方的阵面框架上,也沿所述阵面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通过延时补偿的方法提高天线带宽性能和成像质量;所述波控电路位于延时组件下方的阵面框架上,通过电缆分别与T/R组件和延时组件连接,并与天线共同构成无线发送与接收系统,用于对扫描信号进行放大、移相、衰减;所述功分器位于波控电路下方的阵面框架上,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分配和合并;所述电源模块位于阵面框架的下部并靠近其端部的位置,用于为各组件、电路和元器件提供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中的T/R组件、延时组件、波控电路和功分器全部对称分布在所述阵面框架的正反两面,并全部采用螺栓安装在该阵面框架上,且对称的器件采用同一根螺栓共同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面框架上对应安装电源模块的区域冲切出带有翻边的方形腔孔,用于安装厚度较厚的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吉凯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吉凯微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49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气袋
- 下一篇:一种五段床面升降式电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