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5540.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澄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02 |
代理公司: | 32323 无锡市才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天翔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盖板 左盖板 挡流板 导流槽 支撑筋 本实用新型 除尘器本体 袋式除尘器 导流板 挡雨 顶面 支架 高炉 纵横交错布置 高度位置 影响电磁 支架顶部 支架设置 电磁阀 撑脚 次筋 落下 左端 平行 两边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它包括左盖板、右盖板和支架,支架设置在除尘器本体的顶部,左盖板和右盖板底部均设置有多组支撑筋,每一组支撑筋的撑脚高度位置形成与支架顶部对应的弧形,左盖板和右盖板通过支撑筋设置在支架上,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底部具有纵横交错布置的次筋;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前后两边均设置有挡流板,左盖板和右盖板的顶面均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与挡流板平行,左盖板的左端和右盖板的右端均设置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设置在除尘器本体的顶部,位于电磁阀的上方,在挡流板、导流槽,和导流板的共同作用下,雨水在左盖板和右盖板顶面从两侧落下,不会影响电磁阀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属于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出铁场主要产生的烟尘包括正常出铁时的出铁口、撇渣器、铁水沟、下渣沟、摆动流槽等产生的烟尘。出铁场烟尘治理至关重要,如不予有效治理,不仅污染出铁场操作环境危害操作工人健康(特别是烟尘中的游离态SiO2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出铁场烟尘中含游离态SiO2约3.67%),还将污染高炉区的大气环境。
现在,用于高炉的袋式除尘器多为脉冲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正常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灰斗,由于气体体积的急速膨胀,一部分较粗的尘粒受惯性或自然沉降等原因落入灰斗,其余大部分尘粒随气流上升进入袋室,经滤袋过滤后,尘粒被滞留在滤袋的外侧,净化后的气体由滤袋内部进入上箱体,再由阀板孔、排风口排入大气,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随着过滤的不断进行,除尘器阻力也随之上升,当阻力达到一定值时,清灰控制器发出清灰命令,首先将提升阀板关闭,切断过滤气流;然后,清灰控制器向脉冲电磁阀发出信号,随着脉冲阀把用作清灰的高压逆向气流送入袋内,滤袋迅速鼓胀,并产生强烈抖动,导致滤袋外侧的粉尘抖落,达到清灰的目的。
由于脉冲除尘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下雨时,雨水淋到脉冲电磁阀会影响脉冲清灰的顺利进行,因此脉冲除尘器顶部需要安装一个挡雨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其特点是:它包括左盖板、右盖板和支架,支架设置在除尘器本体的顶部中间区域,支架的顶部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呈弧形,左盖板和右盖板底部均设置有多组支撑筋,每一组支撑筋的撑脚高度位置形成与支架顶部对应的弧形,左盖板和右盖板通过支撑筋设置在支架上,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底部具有纵横交错布置的次筋;
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前后两边均设置有挡流板,左盖板和右盖板的顶面均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与挡流板平行,左盖板的左端和右盖板的右端均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的,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夹角为180°。
进一步的,左盖板和右盖板为花纹板。
进一步的,支撑筋为槽钢。
进一步的,次筋为不等边角钢。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护栏,护栏设置在除尘器本体的顶部两边,护栏与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爬梯,爬梯沿着除尘器本体的侧面布置,爬梯的顶部与护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设置在除尘器本体的顶部,具体位于电磁阀的上方,在挡流板、导流槽和导流板的共同作用下,雨水在左盖板和右盖板顶面从两侧落下,不会影响电磁阀的正常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炉袋式除尘器的挡雨盖,每一组支撑筋的撑脚高度位置形成与支架顶部对应的弧形,使得左盖板和右盖板的顶面呈平直的斜面,便于排出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澄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澄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5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