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5612.6 | 申请日: | 201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詹骐玮;詹建武;詹美团;张春梅;黄兴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埔县益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17/24;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工艺 陶瓷 生产 球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包括固定外筒。该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通过将转动电机通电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内筒、转动板、转动齿轮、固定齿轮环和中筒转动,位于内筒中的铁球在内筒的作用下转动对内筒内部的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材料通过主筛选筒掉落至中筒的内部,掉落至中筒后在内螺旋片的作用下被再次粉碎后挤压通过次级筛选孔,通过次级筛选孔掉落至固定外筒内部的材料在外螺旋片的作用下向出料开口处移动,通过出料开口排出,该装置采用了多级粉碎和多级筛选,充分的利用了铁球的力量,且加工后的材料通过出料开口排出,出料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
背景技术
陶瓷,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八千年到两千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和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在加工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市面上大多使用球磨机进行打磨粉碎,球磨机在使用时有着粉碎彻底和便于操作等优点,但是球磨机在使用时部分材料会提前粉碎,此时其中部分未被粉碎彻底的材料被粉碎时铁球会因为已经粉粹彻底的材料作为缓冲导致能量的浪费,且在粉碎后的材料不易排出,故此提出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具备便于排出和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解决了加工后材料不便于排出和能量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排出和能量利用率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包括固定外筒,所述固定外筒的左侧插接有延伸至固定外筒内部的固定套,固定套的外部套接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的外部套接有中筒,所述固定外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电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穿过固定套且延伸至中筒内部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部从左至右依次套接有转动板和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外部套接有与中筒筒内侧壁相连接的分隔板,所述转动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内筒,内筒筒内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从左至右依次穿过中筒和固定外筒的进料管,进料管的外部套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轴承,所述内筒的外部套接有内螺旋片,所述中筒的外部套接有外螺旋片,中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轮环,所述转动板的左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且与齿轮环相啮合的转动齿轮,所述固定套的外部套接有与转动齿轮相啮合的固定齿轮环,所述固定外筒筒内底壁开设有出料开口。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为直径与中筒内径相等的圆形板,且分隔板位于转动板和内筒之间。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轴承分别与中筒和固定外筒相连接,中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次级筛选孔,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主筛选孔,主筛选孔的直径大于次级筛选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为等边三角形板,等边三角形板的高度小于齿轮环的内径,且转动板位于齿轮环和分隔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外筒的由数量为一个的固定筒和数量为四个的支撑腿组成,四个所述支撑腿呈对称分布,且出料开口位于左侧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螺旋片与中筒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外螺旋片与固定外筒的内表面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工艺陶瓷生产用的球磨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埔县益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埔县益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5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