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5702.5 | 申请日: | 201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詹骐玮;詹建武;詹美团;张春梅;黄兴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埔县益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0 | 分类号: | F27B5/00;F27B5/14;F27B5/06;F27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陶瓷 龙珠釉 烧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角,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架,所述套架的内部卡接有卡管。该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通过设置待烧结陶瓷可放置在外壳内部进行烧结,而烧结完毕后将第二输水管的右端接入水源并启动水泵进行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在循环层层中将热量从出水管中带出,从而达到了冷却能力强的效果,通过循环层的左右两侧分别为保温夹层和烧结区,能够使该装置内部的温度可同时下降,进而保证冷却效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不冷却可能会导致炉子温度过高进而烫伤和陶瓷烧结出现异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是指把粉状物料转变为致密体,是一个传统的工艺过程,一般来说,粉体经过成型后,通过烧结得到的致密体是一种多晶材料,其显微结构由晶体、玻璃体和气孔组成,烧结过程直接影响显微结构中的晶粒尺寸、气孔尺寸、晶界形状和分布,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和莫来石等烧制而成,且工艺陶瓷龙珠釉等陶瓷均由烧结装置进行烧结,而目前烧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烧结炉在烧结完毕后其内部温度较高,需要对瓷器和炉子进行冷却,如果不冷却可能会导致炉子温度过高进而烫伤和陶瓷烧结出现问题,故而提出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具备冷却效果好优点,解决了不冷却可能会导致炉子温度过高进而烫伤和陶瓷烧结出现异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冷却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角,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架,所述套架的内部卡接有卡管,所述卡管的外部且位于套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锁架,所述锁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盖门,所述盖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壳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第一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第一输水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输水管外部卡接的限位架,所述水泵的第二输出轴上且位于第一输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层,所述保温夹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卡接有加热棒,所述循环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漏接管,所述防漏接管与第一输水管远离水泵的另一端对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形呈矩形,所述接地角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匀分布于外壳底部的四个直角处。
优选的,所述盖门的外形呈长方体,且盖门的左侧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温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左端与水泵固定连接,且第二输水管的右端位于外接水源内。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碳化硅层,且保温夹层为石棉层,所述盖门左侧的隔温板为石棉隔温板。
优选的,所述循环层的外形呈C形,且出水管的外形呈L形,所述循环层的底部与出水管位于外壳内部的一端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盖门左侧隔温板的外部且位于保温夹层的左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和加热棒。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陶瓷龙珠釉烧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埔县益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埔县益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5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