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引导式水果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5942.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沙娜;李婉;白莹;梁香香;蒙峰靖;聂遥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2 |
代理公司: | 45107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柄 引导装置 伸缩杆 刀头 果兜 本实用新型 水果采摘 引导式 内圈 裁剪 顶端开口 连接组件 同轴 枝干 转动 开口 穿过 水果 脱离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引导式水果采摘装置,包括伸缩杆和果兜,以及分别设置于伸缩杆两端的刀头执行机构、手持控制机构,果兜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伸缩杆前端下部,果兜顶部设置有果柄引导装置;所述果柄引导装置包括同轴设于果兜兜口的引导外圈,套设于引导外圈内可相对引导外圈转动的引导内圈,所述引导外圈顶端开口,果柄引导钩底部穿过开口与引导内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旋转引导式水果采摘装置,通过水果柄引导装置可将果柄引导至刀头执行机构的工作区,可减少刀头执行机构对果兜的覆盖,并避免枝干在裁剪时脱离裁剪工作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采摘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引导式水果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水果采收作业仍主要采取人工采摘模式,果农需戴上手套用果刀采取果实,人工采收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采收作业成本高。而大部分水果采摘季节性很强,可供收获的高峰期通常较短,因此会遇到采摘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较高的果树,在采摘过程中需要爬树或者搭设梯子,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在采摘过程中水果还可能跌落,损害水果表皮影响产值,设计对较高枝头的水果树进行水果采摘的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中国专利CN105981527A公开了一种新型采摘装置,包括采摘装置本体,采摘装置本体由依次连接采摘剪、伸缩杆、把手构成,采摘剪底端装置圆形果兜。但在使用中发现,为保证枝干位于采摘剪的工作范围,采摘剪通常较大保证刀口需要覆盖果兜上部的落果口,设置较长的刀口重量大不变于携带,且刀口容易覆盖兜口影响水果进入裁剪区域。且现有采摘剪在裁剪枝干时,枝干容易脱出影响裁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旋转引导式水果采摘装置,通过水果柄引导装置可将果柄引导至刀头执行机构的工作区,可减少刀头执行机构对果兜的覆盖,并避免枝干在裁剪时脱离裁剪工作区。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旋转引导式水果采摘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伸缩杆和果兜,以及分别设置于伸缩杆两端的刀头执行机构、手持控制机构,手持控制机构通过穿过伸缩杆的控制弹簧与刀头执行机构连接控制其工作,果兜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伸缩杆前端下部,果兜顶部设置有果柄引导装置;所述果柄引导装置包括同轴设于果兜兜口的引导外圈,套设于引导外圈内可相对引导外圈转动的引导内圈,所述引导外圈顶端开口,果柄引导钩底部穿过开口与引导内圈连接;所述刀头执行机构包括固定于伸缩杆前端上部的固定刀头,以及铰接于固定刀头的活动刀头,两刀头的刀口向伸缩杆前端延伸,活动刀头张开时与引导外圈的外径相切,活动刀头尾部通过控制弹簧与手持控制机构的控制把手连接。
上述方案中,将水果置于兜口内,通过手臂摆动控制引导内圈转动,使果柄引导钩钩住果杆,钩住果杆后继续控制引导内圈转动带动果杆转至刀头执行机构的工作区域,通过手持控制机构控制刀头执行机构工作完成果杆的剪切,水果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果兜中。被果柄引导钩勾住的果杆不易脱离刀头执行机构工作区,在设置果柄引导装置的情况下刀头不必设置太长,果柄引导装置可将果柄引导至裁剪工作区域,且活动刀头张开时与引导外圈的外径相切不会影响果柄旋转进入裁剪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刀头和活动刀头之间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非工作状态下两刀头保持常开装置,固定刀头和活动刀头向伸缩杆前端延伸的长度小于兜口直径的1/4。固定刀头和活动刀头伸出的刀头较短,有利于水果进入果兜,减少刀头对水果的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果兜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入果筒、兜网、连接座、底盘,其中入果筒与引导外圈底部同轴连接,底盘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座下部对果兜底部进行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入果筒外套设有连接组件的固定环,连接组件包括由杆件、杆接件构成的L型杆,以及固定于L型杆尾端的固定环,固定环的直径大小通过螺栓螺母机构调节,可适用于不同孔径果兜的夹取,具有一定范围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5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