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成膜用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6002.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县精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4 | 分类号: | B29C41/24;B29C41/38;B29C41/46;B29L7/00;B29K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8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头本体 聚酰亚胺薄膜 温度控制器 制冷器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加热管道 单向阀 制冷头 模头 支架 成膜技术 内部设置 一端设置 有效解决 溶液箱 成膜 辊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成膜用模头,属于聚酰亚胺薄膜成膜技术领域,包括模头本体,所述模头本体的包括有加热器、制冷头、制冷器与温度控制器,且模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模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溶液箱,所述模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道,且模头本体的内部位于加热管道的内侧设置有通道,所述制冷器的下方设置有制冷头,且制冷器的上方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辊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单向阀、通道与聚酰亚胺薄膜,三个单向阀各自控制三个通道内溶液的流速,无需调节模头来调整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有效解决了不能控制聚酰亚胺薄膜的流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成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成膜用模头。
背景技术
薄膜制备方法为:聚酰胺酸溶液流延成膜、拉伸后,高温酰亚胺化,薄膜呈黄色透明,相对密度1.39~1.45,有突出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
目前聚酰亚胺薄膜成膜一般采用浸渍法、流延法和流涎拉伸法,在使用流延法的模头生产聚酰亚胺薄膜时,模头开口间隙大小决定了出模的厚度,而通过调节模头来调整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较为不便,不能达到控制聚酰亚胺薄膜流速的目的,导致出模的厚度无法快速改变,流延出来的聚酰亚胺薄膜无法快速的进行干燥处理,且加热的温度不可控制,从模头流延出来后的聚酰亚胺薄膜不能进行冷却处理,导致聚酰亚胺薄膜的成型效果不佳,而聚酰亚胺薄膜成型后不能卷取收集,导致聚酰亚胺薄膜不能快速进行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能控制聚酰亚胺薄膜的流速、聚酰亚胺薄膜的成型效果不佳、聚酰亚胺薄膜不能快速进行收集的问题,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成膜用模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成膜用模头,包括模头本体,所述模头本体的包括有加热器、制冷头、制冷器与温度控制器,且模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模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溶液箱,所述模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道,且模头本体的内部位于加热管道的内侧设置有通道,所述制冷器的下方设置有制冷头,且制冷器的上方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辊轴,且支架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溶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槽,且溶液箱的一侧连接有箱门,所述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且通道的外侧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与加热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与制冷器电性连接,所述制冷器与制冷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道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通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储液槽的外侧设置有注液口,所述箱门与溶液箱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与辊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辊轴的末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单向阀、通道与聚酰亚胺薄膜,三个单向阀各自控制三个通道内溶液的流速,无需调节模头来调整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有效解决了不能控制聚酰亚胺薄膜的流速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加热器、加热管道、通道、制冷器、聚酰亚胺薄膜与制冷头,加热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加热管道对通道内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加热处理,制冷器将冷空气通过制冷头向外排出,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冷却处理,加快聚酰亚胺薄膜成型的速度,有效解决了聚酰亚胺薄膜的成型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设置的聚酰亚胺薄膜、电机与辊轴,将聚酰亚胺薄膜的一端缠绕在辊轴上,电机通过轴承带动辊轴转动,辊轴带动聚酰亚胺薄膜转动,对成型后的聚酰亚胺薄膜成型后卷取收集,有效解决了聚酰亚胺薄膜不能快速进行收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县精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宝应县精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6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三板模模具
- 下一篇:一种流延膜机主冷却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