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追踪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7294.7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管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燕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30 | 分类号: | B60R25/30;B60R25/10;G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追踪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追踪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模块和外壳,定位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备用电源,定位模块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与定位模块连接,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和信息发送装置,信息发送装置与光敏传感器与备用电源连接,且光敏传感器位于工作指示灯正前方。在盗车分子盗窃车辆时,需要将该定位模块拆卸下来,此时该定位模块会断电,从而导致定位模块上的工作指示灯熄灭。当工作指示灯熄灭时,由备用电源供电的光敏传感器会接收到信号,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信息发送装置会发出消息给预先设定好的联系人,从而及时的提醒车主观察车辆的情况,能够在盗车分子盗窃车辆的时候及时的发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定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追踪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网络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人们经常在网上进行购物。因为网上购物量的增加,从而使物流量增加。买家和卖家在货物寄出后,均需要对货物的位置进行定位监控,因此,在物流车辆上往往会安装有车辆追踪定位装置。若只安装基本的定位功能,在车辆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安装,但是这样的车辆追踪定位装置很容易被盗车分子发现并及时移除,在车辆驾驶员发现车辆被盗窃时已经为时已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追踪定位装置,在盗车分子拆卸该装置时能够及时的提醒车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辆追踪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模块和外壳,定位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备用电源,定位模块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与定位模块连接,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和信息发送装置,信息发送装置与光敏传感器与备用电源连接,且光敏传感器位于工作指示灯正前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定位模块与车辆的电源连接。在盗车分子盗窃车辆时,需要将该定位模块拆卸下来,此时该定位模块会断电,从而导致定位模块上的工作指示灯熄灭。当工作指示灯熄灭时,由备用电源供电的光敏传感器会接收到信号,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信息发送装置会发出消息给预先设定好的联系人,从而提示车主该定位模块未能正常进行工作,从而及时的提醒车主观察车辆的情况,能够在盗车分子盗窃车辆的时候及时的发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震动传感器,震动传感器与信息发送装置和备用电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设定好震动传感器震动幅度的响应数值,在该定位装置出现较大震动的情况时,能够通过信息发送装置发送信息给设定好的联系人。因为该定位装置通常是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在车体发生碰撞和将该定位装置暴力从车体上拆卸下来的时候,都很会触发该震动传感器,能够及时的提醒车主注意观察车辆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包括底壳和顶壳,底壳和顶壳相互扣合,顶壳的贴合底壳的侧面的外侧边上凸出有顶边,底壳贴合顶壳的侧面的内侧边上凸出形成有底边,顶边和底边相互贴合,底壳固定安装在车体上,且顶壳位于底壳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有底壳和顶壳相互扣合形成,在扣合时,顶边和底边相互贴合,通过向顶边和底面之间涂抹胶水,来使顶面和底面紧密连接,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水不易渗入外壳内侧导致该定位装置损坏。并且在盗车分子想要打开该外壳时,需要暴力破坏,此时又能够触发震动传感器,及时的提醒车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光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顶壳的内侧,定位模块固定安装在底壳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光敏传感器和定位模块分别安装在顶壳的内侧和底壳的内侧,在将顶壳和底壳撬开分离时,光敏传感器无法接收到工作指示灯的信号,信息发送装置会发出消息给预先设定好的联系人,及时的提醒车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边外侧面上凸出形成有密封条,顶面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条嵌设在密封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燕物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燕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7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