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7555.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2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高德峰;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增全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扫地 机器人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包括吸尘管,所述吸尘管内设置有用于防止尖锐物品直接碰撞吸尘管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结构相同的防护底座,所述防护底座截面呈半圆环状且其外壁适用于吸尘管内壁设置,形成两防护底座组成封闭圆柱形空心管道固定在吸尘管内壁防止尖锐物品直接碰触吸尘管内壁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扫地机器人长期工作时尖锐物品从吸尘口经吸尘管进入到收纳腔过程中,在吸尘管中发生碰撞进而破坏吸尘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扫地机器人生产厂家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生活的开启,扫地机器人走进了千家万户,部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的物品从吸尘口经吸尘管进入到收集腔内的过程中,强大的吸力使得垃圾在吸尘管内部移动且经常性的撞击吸尘管的内壁,如果扫地机器人所清扫的垃圾中有尖锐物品,就会对吸尘管内壁造成伤害进而导致破损,影响吸尘器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扫地机器人长期工作时尖锐物品从吸尘口经吸尘管进入到收纳腔过程中,在吸尘管中发生碰撞进而破坏吸尘管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包括吸尘管,所述吸尘管内设置有用于防止尖锐物品直接碰撞吸尘管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结构相同的防护底座,所述防护底座截面呈半圆环状且其外壁适用于吸尘管内壁设置,形成两防护底座组成封闭圆柱形空心管道固定在吸尘管内壁防止尖锐物品直接碰触吸尘管内壁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底座与吸尘管之间采用弹簧连接,所述吸尘管内壁上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卡环,所述卡环内径与弹簧外径相同,形成弹簧置入卡环内部后卡环与弹簧一端卡接连接的结构,所述防护底座靠近吸尘管内壁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卡接弹簧的卡圈,所述卡圈与防护底座为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有多个且在吸尘管与防护底座之间间隔均匀排布,所述卡圈与卡环与弹簧的数量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底座远离吸尘管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便于单独更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截面呈弧形,多个所述防护板沿其宽度方向首尾相连形成适用于防护底座内壁的空心圆环状的结构,所述防护板与防护底座卡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靠近防护底座的一面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卡条,所述卡条的截面呈“凸”字型,所述防护底座上设置有与卡条配合使用的卡槽,形成各所述防护板通过卡条与防护底座固定连接且可单独拆装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吸尘管内设置防护装置,在尖锐物品进入吸尘管的时候避免尖锐物品直接碰撞到吸尘管的内壁,防止尖锐物品多次的撞击造成吸尘管内壁的破损,进而影响扫地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防护底座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对吸尘管起到防护作用,吸尘管与防护底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可以在尖锐物品经吸尘管被吸附到收集箱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过多的激烈碰撞对防护板造成一定的破坏;
多块适用于防护底座内壁弧度的弧形防护板设置,可以及时更换遭受冲击较多且受损严重的防护板,防护板上的卡条与防护底座的卡槽配合使用形成可拆卸的卡接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的剖面图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防护装置的俯视图B处放大图。
其中1吸尘管、2防护底座、3弹簧、4卡环、5卡圈、6防护板、7卡条、8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7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制流量的茶叶滤杯、茶具
- 下一篇:智能看护增强现实头盔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