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7576.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B02C23/00;B02C23/18;B08B9/093;B65G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豚 加工 废料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密封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主体包括环形水管和出料管,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出料管的一侧,所述连接管和出料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侧连接有铁质固定环,所述铁质固定环的一侧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连接有磁环,所述铁质固定环的外表面位于密封板的顶部一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均安装有扭簧;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出料管一侧的连接管等,并采用螺纹固定,可实现连接管的快速拆装,且在不使用装置时连接管内侧的密封板可实现管道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豚鱼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鲀,为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俗称河豚。自古以来中国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
现有的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由于出料管的结构单一,长期使用装置后,装置内会产生异味,并会通过管道泄漏的问题,且现有的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由于环形水管喷出的水流角度是固定的,造成进料斗的内表面无法得到有效冲刷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由于出料管的结构单一,长期使用装置后,装置内会产生异味,并会通过管道泄漏的问题,且现有的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由于环形水管喷出的水流角度是固定的,造成进料斗的内表面无法得到有效冲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密封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主体包括环形水管和出料管,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出料管的一侧,所述连接管和出料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侧连接有铁质固定环,所述铁质固定环的一侧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连接有磁环,所述铁质固定环的外表面位于密封板的顶部一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均安装有扭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位于环形水管的外侧,所述橡胶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橡胶套的一侧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箱体和调节面板和导水管以及进料斗,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部安装有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导水管,且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环形水管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贯穿密封板的顶部,且所述密封板的顶部通过和扭簧卡合,与铁质固定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环与铁质固定环相互对应吸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出料管一侧的连接管等,并采用螺纹固定,可实现连接管的快速拆装,且在不使用装置时连接管内侧的密封板可实现管道的密封,防止装置内侧的异味通过管道泄漏,解决了现有的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由于出料管的结构单一,长期使用装置后,装置内会产生异味,并会通过管道泄漏的问题。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环形水管外侧的多个橡胶套,可改变环形水管喷出的水流的角度,便于更有效的将进料斗的内表面清洁,可增加装置的使用性,解决了现有的河豚鱼加工废料收集装置,由于环形水管喷出的水流角度是固定的,造成进料斗的内表面无法得到有效冲刷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7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