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051.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0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彭承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承襟;彭锫先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4;F23H9/00;F23J1/00;F23J15/06;F23L5/0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地址: | 537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生活 垃圾 焚烧 | ||
1.一种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包括:
灰烬室(29),设置在所述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底部,所述灰烬室(29)包括:灰烬室外壁(2)、燃烧室内壁(8)和可翻转门式炉条(35);所述灰烬室外壁(2)和灰烬室内壁(54)为等高的环状外壁,灰烬室外壁(2)的直径比灰烬室内壁(54)的直径长;所述灰烬室内壁(54)设置在灰烬室外壁(2)的中间,所述灰烬室外壁(2)和灰烬室内壁(54)的顶部设有一圈可翻转门式炉条(35),灰烬室外壁(2)、灰烬室内壁(54)、可翻转门式炉条(35)及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间,第一环形空间为灰烬室(29)的内腔;
燃烧室,设置在所述可翻转门式炉条(35)的上方,包括燃烧室外壁(6)和燃烧室内壁(8),所述燃烧室外壁(6)和燃烧室内壁(8)为等高的环状外壁,燃烧室外壁(6)的直径比燃烧室内壁(8)的直径长,所述燃烧室外壁(6)固定设置在所述灰烬室外壁(2)的上方,所述燃烧室内壁(8)固定设置在所述灰烬室内壁(54)的上方;所述燃烧室外壁(6)和燃烧室内壁(8)与可翻转门式炉条(35)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第二环形空间为燃烧室的内腔,所述燃烧室的内腔与灰烬室(29)的内腔相通;
垂直轴(7),设置在所述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中心,且能够转动,其一端与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底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顶板;
固定盘(44),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壁(8)的上方,且与所述垂直轴(7)连接,能够随所述垂直轴(7)旋转;
垂直轴隔热柱(20),为空心圆柱,套设在所述垂直轴(7)的上部,并固定在所述的固定盘(44)上,跟随所述垂直轴(7)旋转;
烘干炭化室(9),设置在所述燃烧室上方,包括烘干炭化室外壁(19),所述烘干炭化室外壁(19)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外壁(6)上方,所述烘干炭化室外壁(19)、与垂直轴隔热柱(20)及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顶板之间形成第三环形空间,所述第三环形空间为烘干炭化室(9)的内腔,所述烘干炭化室(9)的内腔与第二环形空间为燃烧室的内腔相通;
垂直轴冷却室(32),设置在垂直轴(7)的下部与燃烧室内壁(8)、灰烬室内壁(54)形成的第四空间中;
蒸汽出口(18),设置在所述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的顶板,与所述烘干炭化室(9)的内腔相通;
投料口(12),设置在所述烘干炭化室外壁(19)的上部,与所述烘干炭化室(9)的内腔相通;
烟气出口(25),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外壁(6)的上部,与烟气燃烧室(26)的内腔相通;及
灰烬出口(31),设置在所述灰烬室外壁(2)的下部,与所述灰烬室(29)的内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内腔从上到下分为烟气燃烧室(26)和燃烧床(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倾斜式挡料台阶(24),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外壁(6)的上方,所述外倾斜式挡料台阶(24)为环形台阶;
内倾斜式挡料台阶(23),设置在所述固定盘(44)上,所述内倾斜式挡料台阶(23)为环形台阶,能够随所述垂直轴(7)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板(10),沿着所述垂直轴隔热柱(20)的外壁周向均匀地设有多块钢板(10),所述钢板(10)随所述垂直轴(7)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7)的顶部设有驱动器(16),通过所述驱动器(16)驱动所述垂直轴(7)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炭化室外壁(19)周向均匀地设有多个操作口(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外壁(6)的下部周向均匀地设有多个观察口(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承襟;彭锫先,未经彭承襟;彭锫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0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转运车车厢内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化档案陈列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