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边模切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345.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6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贾志江;杨吉军;赵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边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边模切刀具,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第一模切刀以及第二模切刀;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上垫板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第一模切刀和第二模切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首先通过第二模切刀进行第一次模切,再通过第一模切刀对产品的边缘进行斜切,进而避免了模切时相互影响,保证了需要边缘斜切的产品的成型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带冲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边模切刀具。
背景技术
对于经过冲切得到的产品而言,产品都是自一条料带上模切而成的。相应的,对于料带进行模切的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对二者之间的料带进行模切。然而,现有的模切装置通常经过一次冲切形成所需形状的产品,对于需要通过边缘进行斜切的产品而言,则不适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斜边模切刀具,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第一模切刀以及第二模切刀;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上垫板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第一模切刀和第二模切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第一模切刀为线切割刀,其为布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第一冲切位置的的矩形刀刃,所述矩形刀刃的四角被设计为圆角过渡结构,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刀高为20-25mm,刀壁厚度为0.5-1.0mm,所述第二模切刀为雕刻刀,其为布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第二冲切位置的圆形刀刃,所述第二模切刀的外径为6-7mm,内径为5-6mm,刀高为20-25mm,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模切刀和第二模切刀之间的冲针,所述冲针的直径为5-6mm,高度为20-24mm,所述固定板的四角位置还开设有定位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的改进,所述第一冲切位置为所述固定板上一侧的区域,所述第二冲切位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另一侧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冲切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冲切位置的下游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的改进,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刀高为23mm,刀壁厚度为0.7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的改进,所述第二模切刀的外径为6.48mm,内径为5.8mm,刀高为2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的改进,所述冲针的直径为5.4mm,高度为23.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的改进,所述第一模切刀和第二模切刀的表面经过镜面处理,且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刃口倾角为30°,所述第二模切刀的刃口倾角为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首先通过第二模切刀进行第一次模切,再通过第一模切刀对产品的边缘进行斜切,进而避免了模切时相互影响,保证了需要边缘斜切的产品的成型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一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边模切刀具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牙科医疗器械盒
- 下一篇:一种注塑铝型材修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