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出口水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876.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8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王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山力板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73 | 分类号: | C21D9/573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李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箱 带钢出口 水冷结构 隔板 避让口 上层腔 下层腔 带钢入口 冷却壁面 冷却效果 冷却装置 相对两侧 冷却水 水冷腔 水冷套 吸热量 穿设 带钢 盛放 分隔 连通 冷却 环绕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钢出口水冷结构,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带钢出口水冷结构,包括第一水冷箱及第二水冷箱;第一水冷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隔板,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层腔和下层腔,上层腔内盛放有冷却水,箱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与下层腔连通的带钢入口和带钢出口,第二水冷箱安装在箱体的开设有带钢出口的一侧,第二水冷箱开设有供带钢穿设的避让口,第二水冷箱具有环绕避让口设置的水冷腔。该带钢出口水冷结构,在第一水冷箱的带钢出口侧设置第二水冷箱,相对于常规水冷套,增加了冷却壁面数量,冷却面积相对增多,吸热量大,提高了带钢出口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钢出口水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水冷套为敞开式结构,除顶部水冷腔外,其他五个面都为敞开式,且无隔热降温措施,退火炉出口散出的热量全部依靠上部水冷腔里的水冷却。水冷腔为封闭结构,冷却水按照预设路线流进流出。现有水冷套具有如下缺点:
此种水冷套冷却面积小,吸热量少,上部水冷腔在高温下容易受热变形。出口水冷套端面依然有较大热量散出,炙烤后续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钢出口水冷结构,通过在带钢出口端设置第二水冷箱,增加了冷却面积,吸热量大,提高了带钢出口的冷却效果,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带钢出口水冷结构,包括第一水冷箱及第二水冷箱;第一水冷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隔板,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层腔和下层腔,上层腔内盛放有冷却水,箱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与下层腔连通的带钢入口和带钢出口,第二水冷箱安装在箱体的开设有带钢出口的一侧,第二水冷箱开设有供带钢穿设的避让口,第二水冷箱具有环绕避让口设置的水冷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出口水冷结构,在第一水冷箱的带钢出口侧设置第二水冷箱,相对于常规水冷套,增加了冷却壁面数量,冷却面积相对增多,吸热量大,提高了带钢出口的冷却效果。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出口水冷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箱体包括安装板、过渡板及两个侧板,安装板与过渡板沿带钢的行进方向相对设置,安装板用于与热处理炉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水冷箱与过渡板连接,两个侧板沿带钢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安装板、过渡板及两个侧板围成两端开口的结构,隔板位于两个开口之间,带钢入口开设于安装板,带钢出口开设于过渡板,避让口与下层腔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层腔为顶部开口的敞开式结构,便于蒸汽的散发,散热快,同时便于对上层腔的内壁的清洗;下层腔为底部开口的敞开式结构,便于带钢的移动,同时能够阻隔带钢的热量传递。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水冷箱设置有用于遮盖上层腔的翻盖,翻盖与箱体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翻盖来遮盖上层腔,能够避免杂质或灰尘进入上层腔而污染水质,翻盖转动连接,便于对上层腔的内壁的清洗。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侧板的位于下层腔的内表面设置有侧板隔热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侧板的内表面设置侧板隔热层,能够有效隔绝带钢的热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水冷箱的靠近第一水冷箱的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出口端面隔热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出口端面隔热层可以减缓高温带钢为第二水冷箱的水冷壁的直接辐射传热,防止炙烤后续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水冷箱包括进水口和中间出水口,进水口与中间出水口均与水冷腔连通,水冷腔与上层腔通过中间出水口连通,第一水冷箱包括与上层腔连通的排水口,排水口与进水口均与外部水源连通,以使第二水冷箱、第一水冷箱及外部水源构成冷却水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山力板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山力板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带钢退火炉内干湿氮气混合增湿装置
- 下一篇:带钢冷却设备及带钢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