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纵梁护套分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9412.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B07C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块 插孔 底端 适配 柱状腔室 护套 压块 本实用新型 操作台 压力检测装置 底端侧壁 顶端设置 分拣装置 检测信号 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 流程操作 切换开关 驱动装置 上下相对 生产效率 输出压力 提示装置 圆心位置 中心设置 电连接 后纵梁 有压力 检测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纵梁护套分拣装置,其包括操作台,在操作台上固定连接一对适配座,适配座包括适配柱,在适配柱的顶端设置有柱状腔室,在柱状腔室的底端中心设置有插孔,护套包括压块,在压块的底端固定有感应块,感应块设置在压块底端的圆心位置,当护套从柱状腔室顶端插入,感应块与插孔上下相对设置,在感应块插入至插孔中时,感应块的底端与插孔的底端相贴,且在插孔的底端侧壁上通过电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切换开关和提示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块底端与插孔底端之间的压力情况以输出压力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工人不按照流程操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纵梁护套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纵梁,指的是在汽车上部结构中,沿桥梁轴向设置并支承于横梁上的梁,具有支持梁上物体的作用。在汽车后纵梁压装过程中,需要将护套压装在待压纵梁上,从而保护汽车后纵梁。
目前市场上汽车后纵梁有左右侧之分,而汽车后纵梁的左右侧对应左右两种对称结构的护套,其中一种护套适配汽车后纵梁的一侧,在将选择正确的护套放置在待压纵梁上并进行压装,最终将正确的护套压入待测纵梁中。由于护套的结构左右对称,在压装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因为一旦护套选择错误,整个汽车后纵梁就会成为残次品,不能使用。所以在汽车后纵梁压装机上设置有两个适配座,工人在将护套放到待测纵梁上时需要先将护套放到适配座上进行适配,如果选用的护套插入到适配座内则表示选用成功,然后只需再将选用成功的护套取出放置在待压纵梁上通过压装机构将护套实现冲压至汽车后纵梁中。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工人为加快工作速度而不按照先将护套放置在适配座中进行适配直接就将护套放置在待压纵梁上进行压装,从而导致出现残次品的机会增多,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纵梁护套分拣装置,其具有防止工人不按照流程操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后纵梁护套分拣装置,包括操作台,在操作台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适配座,适配座分别对应一个与其适配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在适配座与适配的护套相接触的底端通过电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切换开关和提示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护套底端与适配座底端之间的压力情况以输出压力检测信号;切换开关,其输出端耦接于提示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上; 控制装置,其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以接收压力检测信号,并响应于压力检测信号控制切换开关的动作从而断开提示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护套插入至适配座中产生的压力信号控制驱动装置进而控制压装机构运动,实现强制工人必须将护套放入适配座中进行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适配座包括圆柱形适配柱,在适配柱的顶端设置有柱状腔室,在柱状腔室的底端中心设置有插孔,在柱状腔室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柱,两个适配座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两个适配座上的导向柱呈轴对称设置,护套包括与柱状腔室直径相吻合的圆柱形压块,在压块的底端固定有感应块,感应块竖直设置在压块底端的圆心位置且与相适配的适配座上的插孔相对应,在压块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且导向孔与相适配的适配座上的导向柱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对应设置的插孔与感应块以及相对应设置的导向孔与导向柱的设置,可从结构上使适配座与护套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检测部,其设置在适配座的插孔的底端上,用于检测护套是否插入至适配座中以输出压力检测值;比较部,其耦接于压力检测部以接收压力检测值,并将压力检测值与预设的基准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压力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9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缸杆的铜套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穿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