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既有墩、基桩承载力的接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9464.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顾宏;王克文;范多;陈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既有 承载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既有墩、基桩承载力的接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结构包括既有墩基以及小型桩,所述既有墩基的内部竖向开设有小型桩桩孔,所述小型桩桩孔内浇筑有小型桩,所述小型桩与所述既有墩基固结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已施工的原墩、基桩,将小型桩设置在原墩、基桩内部,达到设计预期的承载要求;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形成的新桩承载力强,结构强度大,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既有墩、基桩承载力的接长结构。
背景技术
当天然地基承载能力无法满足上部结构或构筑物的荷载作用或变形控制要求时,往往采用墩、基桩或复合地基处理进行补偿。其中墩、基桩因设计不合理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设备选型、技术参数等确立不合理,往往会造成施工成型的墩、基桩不能达到设计预期要求;或者因上部结构或构筑物功能改变、增层改造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上述墩、基桩进行处理。常规处理方法具体为:
方法1:上部结构或构筑物尚未施工
(1)在原墩、基桩周边重新施工相应墩、基桩对其进行全部或部分替换;
(2)将原墩、基桩就地进行破碎或拔除,按需回填类原状土后重新进行相应墩、基桩施工。
方法2:上部结构或构筑物已施工
(1)在上部结构或构筑物荷载满足沉桩反力、或通过配重设置能提供足够沉桩反力的情况下,采用锚杆静压桩(预制桩、钢桩等)方式对原墩、基桩进行补偿。
(2)在施工现场沉桩反力无法满足沉桩施工的情况下,采用方法1中①的方式进行补偿施工。
上述处理方法都不能将相应墩、基桩进行充分再利用,且施工难度较大、工期较长、成本较高,极大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既有墩、基桩承载力的接长结构,该接长结构通过在既有墩基内设置小型桩,并在既有墩基底部设置小型桩外加固体,实现对既有墩、基桩的加长和增强,达到提高其承载力、嵌岩深度满足设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提高既有墩、基桩承载力的接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结构包括既有墩基以及小型桩,所述既有墩基的内部竖向开设有小型桩桩孔,所述小型桩桩孔内浇筑有小型桩,所述小型桩与所述既有墩基固结为一体。
所述小型桩的桩底深度大于所述既有墩基的底部深度。
所述接长结构还包括小型桩外加固体,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设置于所述既有墩基的底部并与所述既有墩基固结为一体。
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位于岩体中,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与所述岩体固结为一体,所述小型桩的下端部竖向贯穿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并嵌入所述岩体中。
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位于非岩体层中,所述小型桩的下端部位于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内部并与所述小型桩外加固体固结为一体。
所述小型桩由小型桩芯材以及胶凝材料构成。
所述小型桩的数量为一根或两根或多根。
所述墩基为墩或基桩。
所述小型桩为微型桩或非微型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已施工的原墩、基桩,将小型桩设置在原墩、基桩内部,达到设计预期的承载要求;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形成的新桩承载力强,结构强度大,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既有墩、基桩内的小型桩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9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动双层卸灰装置
- 下一篇:大流量中压氢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