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循环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141.X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万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万旺 |
主分类号: | F22B1/22 | 分类号: | F22B1/22;F23B40/00;F23L7/00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燃烧 料柱 导料管 上端部 燃料提供单元 本实用新型 氧气提供 下端部 供料 连通 斜向下设置 单元设置 高速循环 含氮化物 交叉布置 匹配设置 燃烧系统 侧顶部 底端部 粉料 煤粉 烟气 氧气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循环燃烧系统,其包括供料侧、燃烧侧及料柱侧,供料侧包括燃料提供单元及氧气提供单元,燃料提供单元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管,氧气提供单元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匹配设置,第一连接管分别设置在燃烧侧的不同高度,燃烧侧上端部与料柱侧上端部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料柱侧底端部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一端与燃烧侧下端部连通,导料管斜向下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四连接管连接在燃烧侧与料柱侧的上端部,配合在料柱侧的下端部设置导料管,实现对固定粉料的循环;同时,在燃烧侧的不同高度分别设置多个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实现煤粉与氧气的交叉布置,使到达燃烧侧顶部的烟气中含氮化物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循环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增长,各行业用电量逐年增大,各电力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近年来,火电燃煤机组持续占据领导地位,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火电机组带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电能的同时,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
与天然气等其它洁净燃烧相比,煤炭的燃烧过程工艺复杂,而且由于煤炭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杂质,在燃烧过程中和燃烧后容易产生多种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煤炭储量大、充足供应、比热量价格低是煤炭的优势,通过洁净的燃烧过程或燃烧后处理,使得煤炭的利用过程所引起的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循环燃烧系统,采用高速循环流化床燃烧器使粉煤得到有效燃烧,通过对燃烧过程的控制及燃烧后烟气的处理,使得烟气中氮化物、硫化物和粉尘等的排放降低,减少烟气热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循环燃烧系统,其包括供料侧、燃烧侧及料柱侧,所述供料侧包括燃料提供单元及氧气提供单元,所述燃料提供单元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管,所述氧气提供单元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匹配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设置在燃烧侧的不同高度,所述燃烧侧上端部与料柱侧上端部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所述料柱侧底端部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一端与燃烧侧下端部连通,所述导料管斜向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料侧还设置有石灰石提供单元,所述石灰石提供单元用于提供石灰石粉末,所述石灰石提供单元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与燃烧侧上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另一端延伸至料柱侧内一段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有一第二连接管设置在燃烧侧的最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柱侧设置有料柱主体,所述料柱主体内布置有传热功能组,所述传热功能组由可拆卸式传热基本单元组成,所述传热功能组包括水蒸汽发生器及水蒸汽过热器,所述传热功能组用于将料柱主体内的热量进行传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基本单元包括内管和外管两个部分,所述内管置于外管内,所述内管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外管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流体通道,由内管引入的流体在流体通道内转向后经由外管从流体出口流出,所述内管用于将流体延伸引入到外管内侧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蒸汽发生器及水蒸汽过热器均由传热基本单元组成,所述料柱侧还设置有蒸汽汽包,所述蒸汽汽包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水蒸汽发生器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蒸汽汽包的第一进口通过管道与水蒸汽发生器的汽水两相流体出口相连,所述水蒸汽过热器的流体入口与蒸汽汽包顶部的第二进口相连,所述水蒸汽过热器的流体出口将过热水蒸汽送出以提供给外部装置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万旺,未经彭万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锅炉PCV阀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电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