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阻抗测试座及测试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155.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奕刚;戴涛;邓研辉;徐现红;王启帆;张亮;吕其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益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阻抗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阻抗测试座,包括绝缘基座以及设于绝缘基座上的电极阵列,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表面设有一凹槽,电极阵列设于该凹槽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阻抗测试座,可直接将待测生物组织容纳在凹槽内并与电极阵列接触,从而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因手持探头抖动造成测试不稳定,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阻抗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阻抗测试的测试座。
背景技术
生物电阻抗作为生物组织的一个基本物理参数,长期以来获得广泛关注。生物电阻抗测量,或简称生物阻抗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它通常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检测对象送入微小的交流测量电流或电压,检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获取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现有的生物阻抗测试探头通常由一绝缘平面以及绝缘平面上嵌的测试电极构成。在实际生物阻抗测试中,现有的测试探头需要手持操作,被测生物组织与电极的接触面实际不是平面,从而导致在测试过程中,电极与被测生物组织的接触会向被测生物组织施加接触压力,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手部颤抖易造成接触压力变化从而使测试结果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阻抗测试座,包括绝缘基座以及设于绝缘基座上的电极阵列,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表面设有一凹槽,电极阵列设于该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基座为底面为平面的一般几何体,所述凹槽位于绝缘基座的顶面,为一水平凹槽,可用作容纳腔,直接容纳待测生物组织。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阵列由多个电极组成,其中,电极采用的是与凹槽截面形状相适应的电极结构。例如,当凹槽截面形状是圆弧形时,可以采用曲率与凹槽相同的弧形电极,弧形电极按凹槽周向排列且相互平行;也可采用线形电极,每个线形电极沿凹槽轴向排列且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与所述凹槽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一端与导线相连,用于与外部控制单元或供电单元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阻抗测试座还包含一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合页与所述绝缘基座顶面边缘固定连接,当合页转动时,所述挡板能覆盖所述凹槽;挡板可向盛放于凹槽内的待测生物组织样本施加一定压力,使之与电极紧密接触。
更进一步地,两个上述生物阻抗测试座可组合成为新的生物阻抗测试台,两个生物阻抗测试座的顶面边缘处通过合页连接,可相对转动。以此,对待测生物组织样本进行全面包裹,可任意选择电极组合进行生物阻抗测试。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阻抗测试座,可直接将待测生物组织容纳在凹槽内并与电极阵列接触,从而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因手持探头抖动造成测试不稳定,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出现。综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阻抗探头可提高生物阻抗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生物阻抗测试座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生物阻抗测试座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生物阻抗测试座绝缘基座部分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截面图;
图8为实施例三提供的生物阻抗测试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供水设备安装架
- 下一篇:新形式的双层振动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