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689.4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韦强;项小强;姚从奎;茅兆祥;毛剑;刘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 | 分类号: | B62D5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聂智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载 装置 轮腿式 驱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检测设施往往在攀爬以及越障等方面存在动作困难、能力有限、适用范围局限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一侧转动安装在运载装置上,另一侧为摆动侧;后驱动轮,转动安装在固定板上且邻近运载装置;前驱动轮,转动安装在固定板的摆动侧上,后驱动轮与前驱动轮之间通过行走履带联动;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驱动后驱动轮。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可适应多种情况,且行走更平稳。采用行走轮组件实现了越障抬起时整体前进后退的移动,避免了履带被抬离地面后或与地面接触不足时整体无法移动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已超过80万座,高铁桥梁累积长度超过1万公里。我国公路路网中步入维修期的在役桥梁日渐增多,有超过10万座桥梁为危桥,严重威胁着桥梁的正常运营、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为提高桥梁管理水平,必须重视桥梁检测。
桥梁检测为养护管理和维修加固提供了直接的数据和依据,现有的检测设施往往在攀爬以及越障等方面存在动作困难、能力有限、适用范围局限问题,造成检测效率较低,检测工作进展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设施在攀爬以及越障等方面存在动作困难、能力有限、适用范围局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板,一侧转动安装在运载装置上,另一侧为摆动侧;
后驱动轮,转动安装在固定板上且邻近运载装置;
前驱动轮,转动安装在固定板的摆动侧上,所述后驱动轮与前驱动轮之间通过行走履带联动;
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驱动后驱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有两组,所述后驱动轮与前驱动轮置于两组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驱动轮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中心轴转动配合的中心孔,所述减速电机与中心轴联动;
固定板相对与运载装置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延伸出中心孔的一端安装有螺丝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前驱动轮的中心位置设有从动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从动轴配合的转动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配合,所述轴承的内圈与从动轴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后驱动轮与前驱动轮的外表面上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履带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凹槽啮合的若干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后驱动轮的直径大于前驱动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载装置的轮腿式驱动机构,具有如下优点:
轮腿式驱动装置采用行走履带作为装置的行进组件,避免了单一轮式结构适应性差,行走颠簸的缺点,使装置整体可适应多种情况,且行走更平稳。采用行走轮组件实现了越障抬起时整体前进后退的移动,避免了履带被抬离地面后或与地面接触不足时整体无法移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