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换热管固定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824.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蒙;孙团华;罗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远跃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22;F28F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71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固定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换热管固定支撑结构,包括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与进出水口之间分别安装有中空的第一、第二U型管支撑架;第一、第二U型管支撑架上安装有沿U型换热管的第一、第二竖直段延伸的第一、第二导向拉杆,第一、第二导向拉杆上安装有到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U型换热管的第一、第二竖直段穿过导向板的导向孔;一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斜杆和一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端子,限位端子穿过导向板的限位孔对导向板进行限位,支撑斜杆的末端固定在罐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内换热管轴向方向上允许自由收缩,且容易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换热管固定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当容器内介质需要热交换,且外夹套换热面积不足以满足换热需求时,内换热管换热是较常用的方法。内换热管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制药、生物工程等领域,其传统固定结构有U型螺栓、对夹板等(见图1~图2)。因传统固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换热管轴向的伸缩自由度,换热管在使用过程中热胀冷缩,传统固定结构经常松动,且固定结构与盘管间的间隙较多,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换热管固定支撑结构,所述结构在内换热管轴向方向上允许自由收缩,且容易清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换热管固定支撑结构,包括U型换热管,所述U型换热管与进出水口之间分别安装有中空的第一、第二U型管支撑架;所述第一、第二U型管支撑架上安装有沿所述U型换热管的第一、第二竖直段延伸的第一、第二导向拉杆,所述第一、第二导向拉杆上安装有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U型换热管的第一、第二竖直段穿过所述导向板的导向孔;
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斜杆和一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端子,所述限位端子穿过所述导向板的限位孔进行限位,所述支撑斜杆的末端固定在罐体上。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支撑架为一底部带有斜度的方箱,U型管支撑架端部焊接冷却水口。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竖直段不等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内换热管轴向方向上允许自由收缩,且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现有技术的固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换热管轴向的伸缩自由度101、102,换热管在使用过程中热胀冷缩,传统固定结构经常松动,且固定结构与盘管间的间隙较多,不易清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参见图3,如图所示的内换热管固定支撑结构200,包括U型换热管210,U型换热管210与进水口221之间安装有U型管支撑架230;U型换热管210与出水口222之间安装有U型管支撑架240,U型管支撑架230和U型管支撑架240均为中空且底部带有斜度的方箱231、241,进水口221被安装在方箱231的末端231a上,出水口222被安装在方箱241的末端241a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远跃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远跃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控式自动蒸包机
- 下一篇:一种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温度控制和疏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