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926.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光;赵新阁;张一鸣;赵炳成;孙清方;赵国中;张剑;安宏雨;张维;胡雪松;张醒男;严俊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2 | 分类号: | H01R4/62;H01R11/01;H01R11/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铝过渡线夹 本实用新型 抗弯折 铝板材 过渡连接 过渡线夹 铜铝过渡 冲压线 交接处 结合面 竖直面 铜板材 折断 接线 铝材 铜材 线夹 焊接 | ||
一种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涉及线夹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铜铝过渡线夹的铜铝过渡材料的焊接结合面均为竖直面,容易发生开裂或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过渡线夹的铜板材与铝板材的交接处呈“V字型”,且铝板材上的冲压线槽的一端与“V字型”顶点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铜铝过渡线夹主要用于实现铜材接线端的设备与铝材导线的过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电力系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导电材料,许多设备的接线端是铜材料,而导线多为铝材料,因此需要铜铝过渡线夹来完成二者的过渡连接。但现在市面上的绝大部分铜铝过渡材料的焊接结合面均为竖直面,二者(铜铝)接触面积有限,强度差,当其长时间流过大电流,表面发热氧化、或经常受到自然外力的影响时极容易发生开裂或折断,开裂会导致导线虚接造成放电,折断会导致线路断相,断裂的带电导线则会给其他人员设备带来危险或导致重大事故,所以设备线夹被列为线路或变电站的重点巡视对象。
铜铝过渡线夹发生断裂的地方正是铜材与铝材过渡的横断面处,这种线夹虽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线与设备的连接作用,但它始终是一种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避免铜铝过渡材料的焊接结合面开裂或折断的问题继续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铜铝过渡线夹的铜铝过渡材料的焊接结合面均为竖直面,容易发生开裂或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
一种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该过渡线夹的铜板材与铝板材的交接处呈“V字型”,且铝板材上的冲压线槽的一端与“V字型”顶点相接触。
优选的是,铜板材的交接端设有三角形凸起,且铝板材的交接端设有与三角形凸起相匹配的“V字型”凹槽。
优选的是,凸起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铜铝过渡线夹的机械强度,提出一种铜铝过渡线夹的解决方案,能够起到防断裂、增加导电性的作用,而且使得整体受力更加均匀,不再是单点受力(即:图3中硬度曲线中阶跃的临界点),从根本上改善受力部位,杜绝由过渡线夹断裂而引发的各类事故。
铜的硬度是HV55-85,铝的硬度是HV23.5,现有技术中两种材料如果用直面连接,会造成受力不均,受力后弯曲度不同,则更容易导致接触面断裂。而本实用新型将铜铝过渡材料的交接面设置成“V字型”,且铝板材上表面的冲压线槽的一端与“V字型”顶点相接触,使得过渡线夹硬度曲线趋近于直线,使得过渡线夹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增强过渡线夹的机械强度。
铜的电阻率是2.83*10-8,铝的电阻率是1.75*10-8,二者电阻率相差约2倍,铜铝过渡材料的交接面设置成“V字型”,增加二者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地匹配其二者的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铜铝过渡线夹,能够满足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加工工艺简单,便于量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厚度与常规电力设备用线夹相同,方便作为现有线夹的替代品,结构的独特优势使得铜材和铝材二者的接触面积更大,导电性能更好更趋于合理,框架强度高,由于铜板材与铝板材的交接处呈“V字型”,参见图3,整体硬度线由现有技术的一条上下的阶跃线变为一条斜直线,使得过渡线夹受力更加均匀、具有更好的抗拉、抗弯能力,外形美观,结构简单,量产加工方便,而且成本也没啥提高,把原来产品的缺点几乎全都克服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中的铜板材与铝板材焊接前的三维装配图;
图2为铜板材与铝板材焊接完成后形成的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弯折铜铝过渡线夹与现有技术中过渡线夹的硬度对比图;其中,曲线S1表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渡线夹的硬度变化曲线图,曲线S2表示传统线夹的硬度变化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电线圈自锁紧固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井下接地极回收复用拉拔装置